时间: 2025-05-05 07:3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35:04
粼粼非石亦非沙,天作涟漪水作霞。
不畏江寒频濯足,中流羡杀白莲花。
这水波荡漾,既不是石头也不是沙子,
天空在作画,水面倒映着霞光。
我不怕江水的寒冷,频频在水中洗脚,
在江心中羡慕那盛开的白莲花。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白莲花”常常象征高洁和纯净,寓意诗人的向往与追求。
屈大均(1563年-1637年),明代北方诗人,原籍河南,后迁至江南。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洒脱,擅长描写自然景观,思想深邃。屈大均的作品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作者游历韶江时,表现了他在秋日的水边,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
这首诗以秋日的江边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开篇“粼粼非石亦非沙”,生动地描绘了波光粼粼的水面,既有视觉的美感,又引发读者对水的性质的思考。接着“天作涟漪水作霞”,将天空与水面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和谐的自然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
“不畏江寒频濯足”,表现出诗人对严寒水流的无畏,体现了他热爱生活、勇敢面对自然的态度。最后一句“中流羡杀白莲花”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通过对美好事物的羡慕,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成功,水、天、白莲等元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秋日江边的和谐美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传达,使读者感受到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在自然中追求理想与自我释放的情感,反映出一种洒脱与自信的生活态度。
诗中“粼粼”指的是什么?
A. 石头
B. 水波
C. 沙子
D. 白莲花
诗人对寒冷的江水有什么态度?
A. 害怕
B. 无所谓
C. 不畏
D. 忽视
“羡杀白莲花”中的“羡杀”是什么意思?
A. 赞美
B. 非常羡慕
C. 讨厌
D. 无所谓
答案: 1. B 2. C 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