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2:1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18:21
《偕秋原刺史游香岩寺晚宿李官桥 其二》
作者:黎承忠 〔清代〕
丛篁蔽群木,万山围一寺。
出险天忽开,入宇势顿异。
朴野见雏僧,庨豁登初地。
开创肇有唐,兵气毁近代。
缅维一行高,迥留千偈秘。
乍炊松肪腴,旋饱香积饵。
频眷顾客偕,空啸叶鸾吹。
回瞩展苍莽,云迷失丹翠。
在丛林竹影覆盖下,群山环绕着一座寺庙。
走出险峻的山路,突然天空豁然开朗,
进入这个宇宙,气势顿时变得不同。
在朴素的田野中,我遇见了年轻的和尚,
这里的景象开阔,让人感到初次踏足。
唐代的开创繁荣,近代却因战争而毁灭。
缅怀维一行的高洁,留下了千则禅语的秘密。
偶尔听到松树上炊烟袅袅,
瞬间被香甜的积饵所吸引。
频频眷顾与我同行的客人,
空中传来鸾鸟的啼鸣。
回眸凝视广袤的苍茫,
云雾中迷失了那丹青的翠色。
黎承忠,清代诗人,字子瑜,号石山,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诗作见长,风格多样,常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本诗写于秋季,诗人偕同秋原刺史游览香岩寺,晚宿于李官桥,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历史的反思,体现了对高僧一行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社会的忧虑。
此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自然景色以及寺庙的宁静氛围。开头两句描绘了竹林和山围绕寺庙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空灵的感觉。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出险天忽开”,表达了从险峻之地进入广阔天地的豁然开朗,象征着心灵的解放与升华。
诗中提到的“朴野见雏僧”,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自然的气息,表现出对年轻和尚的欣赏与期待。后面的“开创肇有唐,兵气毁近代”则展现了对历史的反思,感叹唐代的繁荣与近代的动荡,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最后一句“云迷失丹翠”更是给人以回味,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迷茫与追寻。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色和历史变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迷茫,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哲理思考与情感寄托。
诗中提到的“雏僧”代表什么?
“兵气毁近代”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诗中“云迷失丹翠”的意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