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虾蟆》

时间: 2025-05-02 12:33:50

诗句

周公洒灰垂典教,为尔朋徒多取闹。

如今大索不相容,省口何如且泥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3:50

原文展示

周公洒灰垂典教,为尔朋徒多取闹。如今大索不相容,省口何如且泥淖。

白话文翻译

周公洒下灰烬,留下典章教诲,你们这些朋友徒然多事取闹。如今广泛搜寻也不相容,省去口舌不如陷入泥潭。

注释

  • 周公洒灰垂典教:周公,指周公旦,周朝的贤臣,此处用以比喻贤明的统治者或传统。洒灰,可能指制定法律或规则。垂典教,留下典章教诲。
  • 为尔朋徒多取闹:尔,你们。朋徒,朋友或同伴。多取闹,多事或无理取闹。
  • 如今大索不相容:大索,广泛搜寻。不相容,不能容忍或接受。
  • 省口何如且泥淖:省口,省去口舌,避免争论。何如,不如。且泥淖,陷入泥潭,比喻陷入困境或混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姜特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其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批判。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批判当时社会的不合理现象,特别是对那些无理取闹、不遵守规则的人的讽刺。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周公典教的提及和对现代社会现象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秩序混乱和人们行为失范的忧虑。诗中“周公洒灰垂典教”一句,既是对古代贤明统治者的怀念,也是对现代社会缺乏规范的批评。而“为尔朋徒多取闹”和“如今大索不相容”则进一步描绘了社会的混乱和人们的不理智行为。最后,“省口何如且泥淖”一句,以陷入泥潭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社会状态的无奈和悲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周公洒灰垂典教:通过提及周公,作者表达了对古代秩序和规范的怀念。
  • 为尔朋徒多取闹:批评那些不遵守规则、无理取闹的人。
  • 如今大索不相容:描述了社会广泛的不容忍和不和谐。
  • 省口何如且泥淖: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社会状态的无奈和选择逃避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且泥淖”用泥潭比喻混乱的社会状态。
  • 对仗:诗中“周公洒灰垂典教”与“为尔朋徒多取闹”形成对比,突出了古今的差异。

主题思想

  •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社会秩序混乱和人们行为失范的批评和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周公:贤明统治者的象征。
  • 洒灰:制定规则的象征。
  • 泥淖:混乱和困境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周公洒灰垂典教”中的“周公”指的是谁? A. 周公旦 B. 周文王 C. 周武王 D. 周幽王

  2. 诗中“省口何如且泥淖”中的“泥淖”比喻什么? A. 困境 B. 财富 C. 自由 D. 权力

答案: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社会混乱的忧虑。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和刘中书仙诗 咏筝诗 梁鼓吹曲十二首 其十二 惟大梁 梁鼓吹曲十二首 其六 汉东流 梁鼓吹曲十二首 其四 道亡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二 江南弄四首 其三 阳春曲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八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一 俊雅 梁明堂登歌五首 其四 歌白帝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酽酢 优游涵泳 笔区 包含晃的词语有哪些 不祥之征 枉陷 乐分龙赵 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白字旁的字 刀把子 龠字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全军覆没 进退失措 水穷山尽 爪字旁的字 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爿字旁的字 包含揭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