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2:3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2:37:02
梦云萧散,帘卷画堂晓。
残熏尽烛隐映,绮席金壶倒。
尘送行鞭袅袅。醉指长安道。
波平天渺。兰舟欲上。
回首离愁满芳草。已恨归期不早。
枉负狂年少。无奈风月多情,此去应相笑。
心记新声缥缈。翻是相思调。
明年春杪。宛溪杨柳,依旧青青为谁好。
梦中的云彩渐渐消散,帘子卷起,晨曦照亮了画堂。
蜡烛的余烬已尽,隐约映出绮丽的席子和金色的壶。
尘埃随行鞭轻轻飘散,醉意中指向长安的路。
水面平静,天空渺茫,兰舟即将启航。
回首望去,离愁满布芳草间,已然恨不能早早归去。
青春年少,白白辜负了时光,无奈风月如此多情,离去时应当相笑。
心中记得那缥缈的新声,翻来复去都是思念的曲调。
明年春末,宛溪的杨柳依旧青翠,究竟为谁而美好?
作者介绍: 贺铸(约1063—1125),字孟复,号松雪,北宋末年人,官至宰相,著名的词人,擅长小令,词风清新俊逸,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渡前夕,诗人面临离别,表达了对青春、故乡和爱情的留恋与感伤,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
《宛溪柳》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词作。开篇以“梦云萧散”引入,设定了一个朦胧的梦境,接着描绘了清晨的画堂,表现了清新而又略带伤感的氛围。词中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尤其是“尘送行鞭袅袅”一句,生动地刻画了离别时的情境,仿佛可以看到那轻轻飘散的尘埃,伴随着心中的不舍而飞扬。
随着词意的发展,作者表达了对归期的恨怨,以及对青春年少的感慨,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尤其是“无奈风月多情,此去应相笑”一句,更是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待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哲思与超然的态度。
最后,结尾的“明年春杪,宛溪杨柳,依旧青青为谁好”不仅展现了对明年春天的期待,也蕴含了对未来情感的迷惘与无奈,使整首词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的主题围绕着离别与思念,表达了对青春、故乡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情感细腻而深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A. 离别与思念
B. 友情与欢乐
C. 生活与哲学
填空题:
“心记新声_____,翻是相思调。”
判断题: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宁静场景。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