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闻都城渴雨时苦摊税》

时间: 2025-05-02 17:36:02

诗句

五风十雨亦为褒,薄夜焚香沾御袍。

当知雨亦愁抽税,笑语江南申渐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36:02

原文展示:

闻都城渴雨时苦摊税 五风十雨亦为褒,薄夜焚香沾御袍。 当知雨亦愁抽税,笑语江南申渐高。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都城因干旱而渴望雨水,但同时又因摊派税赋而感到苦闷。诗中提到即使风调雨顺也是值得赞美的,夜晚焚香祈祷时香烟沾湿了皇帝的袍服。诗人认为雨水也害怕被征税,并以江南的申渐高为例,暗示税收之重。

注释: 字词注释:

  • 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天气良好。
  • 薄夜:深夜。
  • 焚香:烧香祈祷。
  • 沾御袍:香烟沾湿了皇帝的袍服,象征皇帝也在祈祷。
  • 抽税:征税。
  • 申渐高:指江南地区的税收繁重,典故出自《南史·申渐高传》。

典故解析:

  • 申渐高:南朝宋时期的官员,因税收繁重而闻名,后成为形容税收沉重的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显祖(1550-1616),明代著名剧作家、文学家,代表作有《牡丹亭》等。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当时都城因干旱而渴望雨水,但同时又因摊派税赋而感到苦闷的社会现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风调雨顺的赞美与税收带来的苦闷,深刻揭示了社会矛盾。诗中“五风十雨亦为褒”一句,既表达了对自然恩赐的感激,又暗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薄夜焚香沾御袍”则进一步以皇帝的祈祷形象,强化了社会对雨水的渴望。最后两句“当知雨亦愁抽税,笑语江南申渐高”,巧妙运用典故,以幽默的笔触讽刺了税收的繁重,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深刻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五风十雨亦为褒”,表达了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暗示了社会对雨水的渴望。
  • 第二句“薄夜焚香沾御袍”,通过皇帝的祈祷形象,强化了社会对雨水的渴望。
  • 第三句“当知雨亦愁抽税”,以拟人的手法,表达了雨水也害怕被征税的讽刺意味。
  • 第四句“笑语江南申渐高”,运用典故,以幽默的笔触讽刺了税收的繁重。

修辞手法:

  • 拟人:“当知雨亦愁抽税”,将雨水拟人化,表达了对税收的讽刺。
  • 典故:“笑语江南申渐高”,运用典故,增强了讽刺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比风调雨顺的赞美与税收带来的苦闷,深刻揭示了社会矛盾,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深刻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五风十雨:美好的自然景象,象征风调雨顺。
  • 薄夜焚香:深夜的祈祷,象征对雨水的渴望。
  • 沾御袍:皇帝的祈祷,强化了社会对雨水的渴望。
  • 抽税:税收的沉重,象征社会的不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五风十雨”形容的是什么? A. 风调雨顺 B. 风雨交加 C. 风和日丽 D. 风平浪静 答案:A

  2. “薄夜焚香沾御袍”中的“御袍”指的是谁的袍服? A. 皇帝 B. 官员 C. 诗人 D. 平民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申渐高”是指什么? A. 江南地区的税收繁重 B. 江南地区的风景优美 C. 江南地区的文化繁荣 D. 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 白居易《卖炭翁》:通过具体事例,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汤显祖《闻都城渴雨时苦摊税》:两者都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杜甫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而汤显祖则更多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汤显祖全集》:收录了汤显祖的所有作品,包括戏剧、诗歌等。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汤显祖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浦别送嗣淳家兄赴京 南浦 春草,和玉田春水韵 南浦 其四 改儿子鋆和作 南浦 春水,用玉田韵 南浦 南浦 春水和玉田韵 南浦 秋水,用玉田韵 南浦 南浦 和谢玉岑留别永嘉 南浦·咏帆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单人旁的字 榕城 持蠡测海 无列 包含嘶的词语有哪些 烘箱 革字旁的字 遂失 燕语莺呼 正直无阿 三撇旁的字 地广民稀 豸字旁的字 母字旁的字 落作 伐毛洗髓 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