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献花岩芙蓉阁》

时间: 2025-05-07 06:50:57

诗句

木末芙蓉出,花岩草树齐。

陵高诸象北,江白数峰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0:57

原文展示:

登献花岩芙蓉阁 汤显祖 〔明代〕 木末芙蓉出,花岩草树齐。 陵高诸象北,江白数峰西。

白话文翻译:

在树木的顶端,芙蓉花盛开,花岩上的草木与之齐平。 站在高陵之上,北望群象,江水泛白,西边数峰耸立。

注释:

  • 木末:树梢。
  • 芙蓉:荷花,这里指芙蓉花。
  • 花岩:长满花草的山岩。
  • 陵:高丘,高地。
  • 诸象:群山。
  • 江白:江水泛白。
  • 数峰:几座山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显祖(1550-1616),明代著名剧作家、文学家,代表作有《牡丹亭》等。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高远眺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高远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登高望远的画面。首句“木末芙蓉出”,用“木末”形容芙蓉花的位置,显得生动而具体。次句“花岩草树齐”,通过对比花岩与草树的高度,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后两句“陵高诸象北,江白数峰西”,则通过方位词“北”和“西”,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远方,形成了一种开阔的视野。整首诗意境高远,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和艺术表现力。

诗词解析:

  • 首句“木末芙蓉出”,通过“木末”这一具体位置,突出了芙蓉花的独特之美。
  • 次句“花岩草树齐”,用“齐”字形容花岩与草树的高度相仿,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
  • 后两句“陵高诸象北,江白数峰西”,通过方位词的使用,构建了一个广阔的视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深远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木末芙蓉出”中的“木末”比喻芙蓉花的位置,形象生动。
  • 对仗:“陵高诸象北,江白数峰西”中的“北”和“西”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高远境界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意象分析:

  • 木末:树梢,象征高处。
  • 芙蓉:荷花,象征高洁。
  • 花岩:长满花草的山岩,象征自然的美丽。
  • 陵高:高丘,象征高远。
  • 江白:江水泛白,象征宽广。
  • 数峰:几座山峰,象征壮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木末”指的是什么? A. 树梢 B. 树根 C. 树干 答案:A

  2. 诗中的“芙蓉”指的是什么花? A. 梅花 B. 荷花 C. 菊花 答案:B

  3. 诗中的“陵高”表达了什么意思? A. 低矮的山丘 B. 高耸的山丘 C. 平坦的地面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同样描绘了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高远境界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与汤显祖的这首诗相比,王之涣的诗更加注重对历史和人文的思考,而汤显祖的诗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汤显祖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由秋浦至屯溪山行杂诗 其一 晚至南屏与锄云僧茶话 题杨龙友画扇 其二 题杨龙友画扇 其一 黄天荡怀古 长水竹枝词 秋日田家杂咏 柱上诗 西湖竹枝词二首 其二 西湖竹枝词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知己之遇 包含飘的成语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 食字旁的字 打结尾的成语 弓字旁的字 包含脍的词语有哪些 蓬筚生辉 听信 舌字旁的字 包含撮的成语 和气致祥 蚁穴坏堤 移山跨海 金字旁的字 高曾规矩 祝物 包含旁的成语 齒字旁的字 稀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