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示元礼》

时间: 2025-05-10 06:29:42

诗句

燕居侍立出扶行,见汝成童我眼明。

但使乡闾称善士,布衣未必媿公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29:42

原文展示:

示元礼
陆游

燕居侍立出扶行,
见汝成童我眼明。
但使乡闾称善士,
布衣未必媿公卿。

白话文翻译:

在庭院中,我坐着看你走来,
看到你已经长大成人,我心中明白。
只要乡里的人都称赞你是好人,
穿着粗布衣服也不必羞愧于那些高官贵人。

注释:

  • 燕居:指在家中闲居。
  • 侍立:侍候、站立。
  • 扶行:扶持着走路,表示关心。
  • 成童:长大成人。
  • 乡闾:乡里、邻里。
  • 善士:善良的人。
  • 布衣:布做的衣服,指平民百姓。
  • 媿:羞愧。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表达了对平民身份的自豪和对善良品德的推崇。陆游在诗中强调了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而非身世地位,这反映了他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报国,虽然经历了多次政治波折,但始终保持高尚的情操与卓越的文学才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时值南宋国势衰弱、外有金、蒙古侵扰的历史时期,诗人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品德来影响他人,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歌鉴赏:

《示元礼》展现了陆游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和对传统价值观的坚持。诗中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品德”与“身份”的思考。陆游深知,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于社会地位,而在于是否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他对于元礼的关心与期许,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父爱之情与厚望。诗中的“乡闾称善士”体现了陆游对农村社会的关注,强调了人们应当以品德为重,而非以衣食住行的外在条件来评判一个人的价值。整首诗情感真挚,反映了陆游作为一位文化名人的深刻见解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燕居侍立出扶行”:在家中静坐,看到你走来,表现出关心与温情。
  2. “见汝成童我眼明”:看到你成长,诗人心中明亮,暗示对未来的希望。
  3. “但使乡闾称善士”:只要邻里称赞你为好人,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4. “布衣未必媿公卿”:即使穿着平民的衣服,也不必感到羞愧,表明品德高尚胜于地位。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燕居侍立”与“出扶行”,形成对称美。
  • 比喻:通过“眼明”比喻对未来的希望和清晰的认识。
  • 排比:表达对邻里称赞、道德的重视。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道德、品德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呼唤人们要重视内在品质,而非外在的社会地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居:家中的安宁与温暖,象征着家庭的幸福。
  • 善士:德行高尚的人,象征着社会的良知。
  • 布衣:平民的身份,象征着无畏的自信与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善士”指的是? A. 有钱人
    B. 品德高尚的人
    C. 官员
    D. 学者

  2. “布衣未必媿公卿”是强调什么? A. 身份的重要性
    B. 道德的重要性
    C. 财富的含义
    D. 学问的高低

  3. 诗人陆游的生活时期是? A. 北宋
    B. 南宋
    C. 唐朝
    D. 明朝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同为伟大的诗人,二人都重视民生与道德,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民众命运的关切。陆游的诗较为直接,而杜甫则更多运用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渲染。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再用前韵不依次 书叹 赠道友 邻山县道上作 题传神 初夏行平水道中 七十 明日复雨排闷 初夏杂兴 赠湖上父老十八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婺女 巾字旁的字 东飘西徙 火字旁的字 楚得楚弓 无物 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负险不臣 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贵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而字旁的字 包含鲋的词语有哪些 丨字旁的字 腾跣 三不知 包字头的字 多财善贾 嚎啕大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