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3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35:26
满江红 梁溪顾梁汾舍人过访赋此以赠兼题其小像
作者:陈维崧
二十年前,曾见汝宝钗楼下。
春二月铜街十里,杏衫笼马。
行处偏遭娇鸟唤,看时谁让珠帘挂。
只沈腰今也不宜秋,惊堪把。
且给个,金门假。
好长就,旗亭价。
记炉烟扇影,朝衣曾惹。
芍药才填妃子曲,琵琶又听商船话。
笑落花和泪一般多,淋罗帕。
二十年前,我曾在你的宝钗楼下见过你。
那是春天的二月,铜街上十里远,杏色衣裳笼罩着马匹。
走的时候偏巧听到娇鸟在鸣叫,回头时又是谁让珠帘挂起?
如今沉腰的我,到了秋天也不太合适,令人惊叹。
请给我个假期,去金门吧。
在旗亭,我们的长久交情值得珍惜。
我记得炉边的烟雾和扇影,曾被你的朝衣所吸引。
芍药花才刚填补妃子的曲子,琵琶声又在商船上回荡。
笑着落花和泪水一样多,湿了我的罗帕。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26年-约1700年),字梦阮,号清山,晚号风子,明末清初的诗人,著名的词人和书法家,作品多涉及对人生的感悟和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透出对生活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和人事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
这首《满江红》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逢的美好瞬间,夹杂着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感慨。开头的“二十年前”便设定了一个时间的界限,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记忆的珍贵。接着,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展现了青春的活力与美好。诗中“杏衫笼马”“娇鸟唤”等意象,生动地还原了那个春天的情景,传达出作者对那段时光的怀念。
然而,随着时光的推移,“只沈腰今也不宜秋”,暗示着岁月带来的变化与无奈,令人感到一丝惆怅。在对友人的描写中,诗人将感情寄托在“金门假”与“旗亭价”之上,象征着对友谊的珍重与对生活的向往。最后,回归到“笑落花和泪一般多”的情感交织,展现了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理解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怀旧为主线,表达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生活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陈维崧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金门”象征什么?
A. 友谊
B. 理想的境地
C. 美好的回忆
D. 春天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未来的憧憬
B. 对青春的追忆与感慨
C. 对爱情的描绘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