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5:58
王文恭公挽词二首
——黄庭坚
先皇凭玉几,末命寄元勋。
宾日行黄道,攀髯上白云。
四时成岁律,五色补天文。
不谓堂堂去,今为马鬣坟。
这首诗表现了对已故的王文恭公的追悼。诗中描绘了他在生前的威望和功绩,以及他离去后人们的哀痛。首句提到先皇在玉几上倚靠,暗示他对于王公的托孤之重托;紧接着,诗人提到王公的德行与成就,像是日月星辰般辉煌。四季的变化与天上的五色云彩,象征着他生前的伟大贡献。最后一句则是对他的怀念,感慨他今已化为尘土。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溪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作品以清新脱俗著称,擅长山水诗。黄庭坚的诗风豪放、洒脱,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
此诗写于宋代,主要是为了悼念王文恭公。王公在生前为国尽心尽力,功劳卓著,黄庭坚作为同代人,特意作此挽词以表哀悼与敬仰,反映了当时的士人对忠臣的追念与美德的崇尚。
这首诗以悼念的形式,展现了王文恭公的伟大形象和诗人对其的深厚感情。诗中使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黄道”、“白云”、“四时”、“五色”,不仅描绘了王公的德行与功绩,也传递了诗人对宇宙规律的思考。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将王公的精神寄托于自然之中,表现了对生命与死亡的深刻理解。
诗的开头以“先皇凭玉几”引入,既表明了王公的高贵身份,也暗示了他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深刻表现了王公生前的辉煌与今人的惋惜。结尾的“马鬣坟”一语,既是对王公今生归宿的描述,也是对他曾经辉煌的深切怀念,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整首诗通过对王文恭公的追忆,表达了对忠臣的崇敬与痛惜,突显了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生命脆弱的感悟。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王公的伟大成就,也传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哲学思考。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黄庭坚
D. 白居易
“先皇凭玉几”中的“玉几”指的是什么?
A. 美玉制成的桌子
B. 一种古代乐器
C. 皇帝的宝座
D. 一种饮食器具
诗中提到的“马鬣坟”意指什么?
A. 王公的功绩
B. 王公的坟墓
C. 王公的衣物
D. 王公的家乡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黄庭坚的《王文恭公挽词二首》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命运和家国的忧愁。两者虽风格不同,但同样表现了对历史的深思与对人物的敬仰。
这些材料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黄庭坚的诗歌及其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