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0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7:12
若为可耐昭华得,脱帽看发已微霜。
催尽落梅春已半,更吹三弄乞风光。
如果为了能耐得住这美好的时光,我就脱掉帽子,看看头发上已微微泛霜。
催促着梅花的凋零,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不妨再吹三声笛子,乞求春光再多一点。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书法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黄庭坚年老之际,表达了他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感慨,反映了人生的短暂与对过往青春的怀念。
黄庭坚的这首《从王都尉觅千叶梅云已落尽戏作嘲吹笛侍儿》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在开篇中,诗人以“若为可耐昭华得”引入,透出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珍惜;而“脱帽看发已微霜”,则在形象上写出了年华的逝去与身份的自省。
接下来的两句则将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紧密结合。“催尽落梅春已半”,暗示着春天的短暂与梅花的凋零,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最后一句“更吹三弄乞风光”,则是对美好时光的进一步渴求,音乐的轻柔与春光的温暖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依依惜别的氛围。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展现了黄庭坚对生命、时间的思考,既有对青春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许,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表现了诗人对过往青春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诗词测试:
诗中“昭华”指的是什么?
“脱帽看发已微霜”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诗的最后一句中,诗人希望达到什么效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黄庭坚的诗作相比,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但更侧重于豪放与洒脱的情感。而杜甫的《春望》则在对春天的描写中,融入了忧国忧民的主题,展现出更加沉重的历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