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0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03:06
稍似武陵溪,人家绿树迷。桔槔茅屋上,荷蓧蓟门西。清吹生衣袂,繁阴散马蹄。红尘才只尺,城郭意多暌。
这地方略像武陵溪,家家户户都被茂密的绿树所掩映。桔槔和茅屋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明,荷花、蓟草生长在门西边。清风吹拂着衣袂,浓密的阴影洒落在马蹄上。只要在繁华的红尘中生活,就像一尺之地的距离,城市的喧嚣和宁静总是相互隔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武陵溪是《桃花源记》中描绘的一个美丽的隐居之地,象征着人们心中理想的生活环境。
作者介绍: 李攀龙(约1535年-约1595年),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他的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淡漠。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明代,李攀龙在此期间可能经历了社会动荡和个人困惑,因此选择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郊行 其一》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美丽,诗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恬静悠然的氛围。开头两句通过“稍似武陵溪”引入理想乡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人家绿树迷”则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的生机与恬静,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被树木环绕的世外桃源。
“桔槔茅屋上,荷蓧蓟门西”描绘了乡村的日常景象,桔槔的存在让人感受到水乡的气息,而茅屋则是乡村生活的象征。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诗的意境,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简单与真实。
后半部分的“清吹生衣袂,繁阴散马蹄”强调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清风与阴影交织,带来了舒适与平静,使得马蹄声显得格外悠远,仿佛在诉说着日常生活的安宁。
最后两句“红尘才只尺,城郭意多暌”则将诗人对自然的陶醉与世俗的纷扰作对比。红尘的喧嚣和城市的隔离让人感到无奈,诗人借此表现了对都市生活的厌倦与对乡村田园的向往,反映出一种对内心平静与自由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乡村生活的向往,对都市喧嚣的厌倦,体现了诗人内心对平静、自由生活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武陵溪”象征着什么?
A. 城市的繁华
B. 理想的乡村生活
C. 世俗的喧嚣
在诗中,桔槔和茅屋的描写主要是为了表现:
A. 乡村的繁华
B. 乡村的简单与真实
C. 城市的喧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