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2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7:10
涉泖正清明,淀湖波更平。
雉媒空古迹,鹤唳动乡情。
杨柳家家插,桃花处处生。
青山俄在望,咫尺见吴城。
在清明节的时候,我涉水而过,淀湖的水波显得格外平静。
雉鸡叫声在空旷的古迹间回荡,白鹤的鸣叫唤起了我的故乡情怀。
家家户户都插上杨柳,桃花也在每个地方绽放。
青山在眼前渐渐显现,近在咫尺便看到了吴城。
作者介绍:卫宗武,南宋时期的诗人,生活在一个政治动荡、文化复兴的时代。他的诗风多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融入个人情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清明时节,诗人借清明节的踏青活动,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春天的赞美,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家乡的深情。
《清明行役过淀湖至吴》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抒情诗。诗人在清明节这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中,选择了亲近自然的行程,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美丽。通过“涉泖正清明,淀湖波更平”的描写,读者能够感受到春水的清澈与宁静,淀湖的波光粼粼,带来一种恬静的氛围。
诗中的“雉媒空古迹,鹤唳动乡情”通过动物的鸣叫,唤起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使得自然景物与人情感交融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浓厚的乡愁。接下来的“杨柳家家插,桃花处处生”则描绘了人们在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杨柳的插枝和桃花的绽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以及人们对新生的渴望。
最后两句“青山俄在望,咫尺见吴城”将视线拉回到远处的吴城,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更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切的感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具有非常强烈的抒情性和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命的热爱,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清明”主要指什么?
A. 节气
B. 清澈
C. 明亮
“杨柳家家插”描绘了什么?
A. 悲伤
B. 春天的习俗
C. 夏天的风景
诗人看到的“吴城”象征着什么?
A. 远方
B. 故乡
C. 未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卫宗武与杜甫的作品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杜甫的作品更侧重于国家的忧虑与社会的困境,而卫宗武则更为专注于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深度。
以上内容为对《清明行役过淀湖至吴》这首诗的全面解析与学习资料,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