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绍庆罗巡检》

时间: 2025-05-02 21:45:32

诗句

蕉溪烟水似罗浮,君著轩亭瞰碧流。

东馆听鸡书伴月,南边休马铎沈秋。

怜人得饱禽捐粟,送客登山岩倚舟。

种玉前村春意早,梅花带雪满枝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45:32

绍庆罗巡检

原文展示

蕉溪烟水似罗浮,君著轩亭瞰碧流。
东馆听鸡书伴月,南边休马铎沈秋。
怜人得饱禽捐粟,送客登山岩倚舟。
种玉前村春意早,梅花带雪满枝头。

白话文翻译

蕉溪的烟水如同罗浮山一般,您在轩亭上俯瞰碧流。
东边的馆子里听见鸡鸣,月光下读书相伴;南边的马儿在秋天里休息,铎声沉闷。
怜悯那些饱食的鸟儿为了食物而捐弃谷物,送别客人登上山岩倚靠船只。
种玉的前村春意已早,梅花带着雪花满是枝头。

注释

字词注释

  1. 蕉溪:指蕉溪河,可能是一处风景名胜。
  2. 罗浮:罗浮山,古代著名的道教圣地。
  3. 轩亭:一种高处的亭子,可以俯瞰周围景色。
  4. 东馆南边: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地方的方位。
  5. :指马的铃铎,发出声音的器物。
  6. 怜人得饱:形容对食物充盈的人的怜惜。
  7. 种玉前村:指前面村庄的名字。
  8. 梅花带雪:形容梅花盛开,且上面有雪。

典故解析

  • 罗浮山:是道教名山,象征着清净与高远。
  • 梅花: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坚韧与高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阳枋,南宋时期的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富有自然情趣而闻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绍兴年间,描写了作者在蕉溪一带的游览与思考,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人生的哲理。

诗歌鉴赏

《绍庆罗巡检》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态度的诗作。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蕉溪的美丽风光与人们的生活情景,给人一种恬淡、宁静的感觉。开篇以“蕉溪烟水似罗浮”引入,诗人以优美的意象描绘出水面弥漫的烟雾,仿佛将人带入一幅清幽的山水画卷。接着,诗人通过“君著轩亭瞰碧流”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最后的两句则是对春天到来的期盼与对生活美好的向往,给整首诗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蕉溪烟水似罗浮:描写蕉溪的水烟缭绕,意象清新。
  2. 君著轩亭瞰碧流:作者以第二人称“君”称呼,营造出一种亲切感,表达了对美景的共同欣赏。
  3. 东馆听鸡书伴月:东馆的鸡鸣声与月光下的读书形成了和谐的生活画面。
  4. 南边休马铎沈秋: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给人一种安静的感受。
  5. 怜人得饱禽捐粟:感叹人们的生活,食物的丰盈与自然的和谐。
  6. 送客登山岩倚舟:表达了人们之间的情谊与离别时的依依不舍。
  7. 种玉前村春意早:春天的气息已然在村庄中弥漫,生活充满希望。
  8. 梅花带雪满枝头:最后以梅花的意象结束,象征着坚韧与高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蕉溪烟水似罗浮”,通过比较增强了意境。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形成了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蕉溪: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纯粹。
  • 梅花:象征高洁与坚韧不拔的精神。
  • 春意:代表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罗浮”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一座山
    • B. 一条河
    • C. 一座城市
    • D. 一个村庄
  2. “怜人得饱禽捐粟”所表达的情感是?

    • A. 愤怒
    • B. 悲伤
    • C. 怜惜
    • D. 喜悦
  3.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了春天的到来?

    • A. 梅花
    • B. 雪
    • C. 鸡鸣
    • D. 碧流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雪》:柳宗元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江雪》与《绍庆罗巡检》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显孤寂,而后者则充满生机。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渠流 秋溪 秋词 句 其二 句 其一 团扇铭 拟陶饮酒 其二 拟陶饮酒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走之旁的字 旁门歪道 包含峣的词语有哪些 逻吏 镂玉裁冰 此心耿耿 包含鹰的成语 虫字旁的字 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不药而愈 屮字旁的字 手字旁的字 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冤诉 甘井先竭 幾字旁的字 神禹碑 老奸巨滑 升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