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2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3:43
四槛花
作者: 曹勋 〔宋代〕
鸳瓦霜浓,兽炉烟冷,琐窗渐明。
芙蓉红晕减,疏篁晓风清。
睡觉犹眠,怯新寒,仍宿酒,尚有余酲。
拥闲衾。先记早梅糁糁,流水泠泠。
须记岁月堪惊。最难管苍华满镜生。
心地常自乐,谁能问枯荣。
一味情尘揩摩尽,人间世,更没亏成。
惟萧散,眠食外,且乐升平。
在晨霜深重的瓦上,兽炉的烟气变得冷淡,窗外的光线渐渐明亮。
芙蓉的红晕渐渐消退,稀疏的竹林在清晨的风中轻轻摇曳。
刚睡醒的我,依旧惧怕新一轮的寒冷,仍沉醉在酒意未尽的梦中。
我裹着闲适的被子,回忆起早梅的低垂,流水声潺潺。
岁月令人惊讶,最难掌控的便是镜中苍老的容颜。
心中常常自得其乐,谁能问及生死的枯荣?
尘世间的情感已经磨灭殆尽,人与人之间,也没有什么亏欠。
惟独那份萧散,超脱于饮食之外,且乐于这平和的升平之世。
作者介绍:
曹勋,字子南,号平泉,宋代诗人,善于写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四槛花》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之时,诗人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平和生活的向往。
《四槛花》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展现了诗人在寒冷的晨曦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淡然。首句“鸳瓦霜浓,兽炉烟冷,琐窗渐明”以细腻的描写引入,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晨曦氛围,仿佛让人感受到那份静谧的美。接下来的“芙蓉红晕减,疏篁晓风清”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体现了春日的温暖与冬日的寒冷交替,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迁。
诗中“睡觉犹眠,怯新寒,仍宿酒,尚有余酲”展现出诗人对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醉酒后的懵懂与新寒的惧怕交织在一起,表现了对生活的无奈与随意。而“心地常自乐,谁能问枯荣”则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豁达态度,面对时光的流逝,诗人选择乐观自得。
整首诗以闲适的情绪贯穿始终,结尾的“惟萧散,眠食外,且乐升平”更是表达了对生活安逸的追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淡然,从而引发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与个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对生活的珍惜与对平和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鸳瓦”象征什么?
诗人对岁月的态度是:
诗中“心地常自乐”的意思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曹勋的《四槛花》和李白的《将进酒》,前者突出对生活的淡然与超脱,后者则强调对人生的豪情与尽兴,展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