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4:01
林迥碧鸡飞,花稍露欲晞。
迢迢城漏寂,隐隐寺钟微。
小店明灯出,残妆带月归。
云津渔唱起,空翠湿蓑衣。
林木环绕,青翠的鸡飞起来,花瓣微微露出,似乎要在阳光下干枯。远处的城墙在静谧中显得孤寂,隐约传来寺院的钟声。小店里透出明亮的灯光,女子带着残妆在月光下归来。云间的渔夫开始唱歌,空旷的山水间,湿漉漉的蓑衣映衬着清翠的景色。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表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符合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闲适生活的审美倾向。
作者介绍:杨慎(1488年-1559年),字德彝,号孟庵,明代文学家、书法家,擅长诗词和散文。曾参与《永乐大典》的编辑,是明代著名的文人之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时代背景是社会动荡与变革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与生活,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赞美,反映了文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滇晓》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与人生活的和谐美。诗的开头“林迥碧鸡飞”,描绘了清晨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诗人转向城中的寂静,反映出一种孤独和时光流逝的感慨。之后的“小店明灯出,残妆带月归”,展现了人们忙碌而又充实的生活,月光下的归家之路增添了几分温馨与惆怅。最后一句“云津渔唱起,空翠湿蓑衣”,则把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渔夫的歌声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安宁与自在,蓑衣湿润的意象则展现了一种与自然紧密相连的生活状态。整首诗在意象的交织中,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诗人内心的宁静。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诗词测试:
诗中“残妆带月归”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伤
C. 宁静
“云津渔唱起”中的“云津”是指什么?
A. 云间的小路
B. 渔夫的船
C. 渔村
诗中表现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逃避
B. 否定
C. 热爱
答案:1. C 2. A 3. 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滇晓》虽然同样描写自然,但更注重人和自然的生活状态。而《夜泊牛津》则突出诗人对远方和人生的思考,展现出更为深邃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