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7:43
点绛唇 其二
作者: 冯时行 〔宋代〕
眉黛低颦,一声春满流苏帐。
却从檀响。渐到梅花上。
归卧孤舟,梅影舟前扬。
劳心想。岸横千嶂。
霜月铺寒浪。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场景,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思念之中,春意已在轻柔的帐子里弥漫开来。耳边传来了檀板声,渐渐响起的梅花声也回荡在心头。归来后,孤独地躺在小舟上,梅花的影子在舟前摇曳。愁思不断,岸边的千山万岭在眼前交错。月光洒在寒冷的浪涛上,显得格外清冷。
作者介绍:冯时行,字子真,号青山,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以词作见长。他的词风清新,细腻,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人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此词写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作者在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冯时行的《点绛唇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情绪。开篇的“眉黛低颦”便勾勒出一幅愁苦的女子形象,正是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中,诗人却感到一丝孤独和忧伤。这种情感在后面的描写中愈发明显,流苏帐中春意的浓烈与孤舟上的寂寞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
“归卧孤舟,梅影舟前扬”一语,既描绘了梅花的影子轻轻摇曳,也暗示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与思念。诗的后半部分以“岸横千嶂,霜月铺寒浪”收尾,展现了一个孤独而冷清的自然景象,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深思。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深切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描写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孤独,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美的热爱,反映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眉黛低颦”意指:
A. 美丽的女子
B. 愁苦的情绪
C. 春天的景象
D. 孤独的内心
“梅影舟前扬”表现了哪个主题?
A. 自然的美
B. 人的孤独
C. 对生活的热爱
D. 春天的欢快
诗中提到的“霜月”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冷清
C. 春意
D. 喜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