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原踏月》

时间: 2025-05-04 10:07:08

诗句

露冷烟消碧落空,远山如黛月如弓。

蛩吟缓缓堤边路,蝉韵微微树杪风。

几点雪花天际白,一痕萤火草间红。

中郎不起吾谁与,莫问良材爨下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07:08

原文展示:

露冷烟消碧落空,远山如黛月如弓。
蛩吟缓缓堤边路,蝉韵微微树杪风。
几点雪花天际白,一痕萤火草间红。
中郎不起吾谁与,莫问良材爨下桐。

白话文翻译:

露水渐冷,烟雾消散,碧空如洗,远山黛色,月亮如弓。
蟋蟀在堤边轻声吟唱,蝉声在树梢微微响起,伴随着风声。
天际飘落几片雪花,草间点点萤火虫的微光。
我虽无能为力,又有谁来陪伴我呢,别再问我何以为良材。

注释:

  • 露冷:露水变冷,指秋天的早晨。
  • 烟消:烟雾消散,指天气清朗。
  • 碧落:青天,形容天空的颜色。
  • 如黛:形容远山的颜色如同黛色,清幽而淡雅。
  • 蛩吟:蟋蟀的鸣叫。
  • 树杪:树的顶端。
  • 良材:指优秀的人才或材料。
  • 爨下桐:比喻隐居生活,桐木是用来生火做饭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琬(约1685-约1750),字季和,号少山,清代女诗人。她在诗歌创作上受到了当时文化的熏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

《秋原踏月》创作于清代,正值秋季,作者在夜晚的月下,感受到自然的宁静和孤独。诗中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秋原踏月》是一首描写秋天夜晚自然景色的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夜的宁静与美丽。开头两句“露冷烟消碧落空,远山如黛月如弓”通过描绘清冷的露水和消散的烟雾,营造出一种空旷、清新的秋天氛围。远山的黛色和弯弯的月亮形成了视觉上的美感,暗示了宁静的夜晚。

接下来的两句“蛩吟缓缓堤边路,蝉韵微微树杪风”则通过声音来增加诗的层次感,蟋蟀的吟唱和蝉的低声歌唱,使整个场景显得生动而富有情趣。这种细腻的听觉描写与前面的视觉描写结合,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秋夜图景。

最后两句“几点雪花天际白,一痕萤火草间红”引入了夜空中雪花的意象,象征着纯洁与静谧,而萤火虫的微光则增添了温暖和生命的气息。诗的结尾“中郎不起吾谁与,莫问良材爨下桐”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无奈,暗示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人生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露冷烟消碧落空:早晨的露水变冷,烟雾消散,清澈的天空展现在眼前。
  2. 远山如黛月如弓:远处的山色如同黛墨,月亮如同一把弯弯的弓,形成美丽的山水夜景。
  3. 蛩吟缓缓堤边路:蟋蟀在堤边轻声吟唱,声音缓缓传来。
  4. 蝉韵微微树杪风:蝉声在树梢微微响起,伴随着轻柔的风声。
  5. 几点雪花天际白:天际飘落几片雪花,洁白如玉。
  6. 一痕萤火草间红:草间闪烁的萤火虫,红光点点,增添了夜的生机。
  7. 中郎不起吾谁与:我虽无能为力,谁能陪伴我呢?
  8. 莫问良材爨下桐:别再问我何以为良材,表达对自身境遇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月如弓”形象地比喻月亮的形状。
  • 拟人:蟋蟀和蝉的鸣叫被赋予了生命的表现,增强了诗的生动感。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的孤独感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对比,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意象分析:

  • 露水:象征清新和冷冽,代表秋天的气息。
  • 远山:象征遥远和宁静,反映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月亮:象征孤独与思考,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 蟋蟀与蝉: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短暂,反映诗人的感伤。
  • 雪花与萤火虫:对比出自然的静谧与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远山如黛”的意思是什么?

    • A. 远山的颜色深沉。
    • B. 远山覆盖着雪。
    • C. 远山的形状如弓。
  2.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秋天的夜晚?

    • A. 露水、雪花、萤火虫。
    • B. 太阳、花朵、春风。
    • C. 星星、海浪、沙滩。
  3. “中郎不起吾谁与”中“中郎”指代什么?

    • A. 年轻有为的人。
    • B. 中年人。
    • C. 年纪较大的男性。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 - 李白
  • 《静夜思》 - 李白
  • 《秋夕》 -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秋原踏月》:两者均描绘夜晚的景色,但《静夜思》更多地表达了思乡之情,而《秋原踏月》则侧重于对自然的描写和对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作者:李白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作者:蔡琬
  • 《古诗词选读》 - 作者:杜甫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闲中偶咏 一丛花 悲歌行 对食作 晨出 马上作 炊米继戏作 金丹 闲咏 夏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逾墙钻蠙 休结尾的成语 包含炭的成语 高耸入云 厂字头的字 肉字旁的字 世韵 椎埋穿掘 比物连类 牙字旁的字 明果 水字旁的字 骑火 十袭珍藏 人涉卬否 雍既 彐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