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辰龙关》

时间: 2025-04-26 05:18:15

诗句

一径登危独惘然,重关寂寂锁寒烟。

遗民老剩头间雪,战地秋闲郭外田。

闻道无人随匹马,曾经六月堕飞鸢。

残碑洒尽诸军泪,苔蚀尘封四十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8:15

原文展示:

辰龙关
作者:蔡琬 〔清代〕

一径登危独惘然,
重关寂寂锁寒烟。
遗民老剩头间雪,
战地秋闲郭外田。
闻道无人随匹马,
曾经六月堕飞鸢。
残碑洒尽诸军泪,
苔蚀尘封四十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独自一人攀登辰龙关的情景,感到惆怅。重重的关隘在寒雾中显得格外寂静。遗留下来的老百姓已是满头白发,战地的秋天显得格外宁静,城郭之外的田地也显得冷清。听说已经没有人骑马经过这里,曾经的六月里飞舞的风筝也已坠落。残存的碑铭上洒满了军人的泪水,苔藓侵蚀着尘封了四十年的历史。

注释:

  • :小路,通往某个地方的道路。
  • 惘然:迷惘,失去方向感。
  • 重关:指关口,重重关卡。
  • 遗民:指战乱后幸存的老百姓。
  • 郭外:城墙外,指城市的边缘。
  • 无人随匹马:无人骑马经过,形容荒凉。
  • 飞鸢:指风筝,象征着自由与欢乐,现已坠落。
  • 残碑:战争遗留下来的碑刻,记录历史。
  • 苔蚀:苔藓侵蚀,象征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琬,清代女诗人,生于盛世,经历了国家的动荡与变迁。她的诗歌常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的情感,尤其是在战乱和社会动荡时期,展现了她对故国的深情怀念。

创作背景:

《辰龙关》创作于清代,背景是国家在战乱和变革中,许多地方遭受破坏,人民生活困苦。诗人通过对辰龙关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逝去往事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辰龙关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对国家的深切思考。开篇“一径登危独惘然”,描绘了诗人孤独攀登的情景,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的茫然和对往昔的惆怅。接下来的“重关寂寂锁寒烟”生动地刻画了关口的静谧,寒烟缭绕,仿佛历史的记忆在此停滞。

诗中“遗民老剩头间雪”意象深刻,白发苍苍的遗民与皑皑白雪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岁月的无情以及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而“战地秋闲郭外田”则将战场的悲惨与宁静的田园相对比,反映了战乱后生活的冷清与荒凉。

“闻道无人随匹马”让人感受到一种极度的孤寂,昔日热闹的场景如今已无人问津。再到“残碑洒尽诸军泪”,残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成了人们泪水的容器,深刻反映了战争的惨烈与人们的哀痛。

最后一句“苔蚀尘封四十年”则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四十年的时间虽然过去,但心中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故国的情感依然鲜活。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径登危独惘然:独自攀登险峻的道路,心中感到迷惘。
  2. 重关寂寂锁寒烟:重重关隘静谧无声,仿佛被寒雾锁住,令人感到孤寂。
  3. 遗民老剩头间雪:幸存的老百姓头发如同白雪,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苦难。
  4. 战地秋闲郭外田:战场的秋天显得宁静,城外的田地也显得冷清。
  5. 闻道无人随匹马:听说这里没有人骑马经过,十分荒凉。
  6. 曾经六月堕飞鸢:曾经的六月里,飞舞的风筝如今已坠落,象征着消逝的欢乐。
  7. 残碑洒尽诸军泪:残留的碑铭上满是军人的泪水,感叹战争的悲惨。
  8. 苔蚀尘封四十年:苔藓侵蚀着尘封的历史,四十年的岁月令人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飞鸢”比作自由与欢乐,反衬出现实的凄凉。
  • 拟人:通过“寒烟锁住”表现环境的压抑感。
  • 对仗:如“遗民老剩头间雪”,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辰龙关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思与对故国的怀念。诗人在反思历史的同时,也展现了对未来的茫然,情感基调既有悲凉又透出一种思索的深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辰龙关: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国事的兴衰。
  • 寒烟:代表着冷清、孤寂的环境。
  • 白雪: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与历史的沉重。
  • 飞鸢:过去的欢乐与自由的象征。
  • 残碑:历史的见证,记录了战争的悲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人描述的“重关”主要表现了什么? a) 欢快
    b) 寂静
    c) 热闹
    答案:b) 寂静

  2. 填空题:诗中提到“遗民老剩头间__”,这个意象表现了什么?
    答案:雪,表现了岁月的流逝和人们的苦难。

  3. 判断题:诗中“残碑洒尽诸军泪”表达了对战争的赞美。
    答案:错误,表达了对战争的悲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战争的描写,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蔡琬的《辰龙关》则更加侧重于个人的感慨与历史的沉思。
  • 李白的《将进酒》:表现豪情与人生的短暂,而蔡琬的诗则充满了历史的沧桑与对往昔的追忆。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蔡琬研究与诗歌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晨雾 归田四咏为宪副卞苏溪赋(卞名□) 答段水部德夫 题夏仲昭竹寄陶良伯骥 离席行送彭二 击壤图 养龙坑飞越峰天马歌 新曲古意 折杨柳 舟中阅唐诗纪事王起李绅张籍令狐楚于白乐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逼嫁 同字框的字 摄敛 衣开头的成语 禾字旁的字 家反宅乱 枣核笔 众口相传 风雨漂摇 不厌糟糠 田开头的成语 羽字旁的字 白水盟心 五均 热熬翻饼 水字旁的字 心字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