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2:29
赠边将
韦庄 〔唐代〕
昔因征远向金微,
马出榆关一鸟飞。
万里只携孤剑去,
十年空逐塞鸿归。
手招都护新降虏,
身著文皇旧赐衣。
只待烟尘报天子,
满头霜雪为兵机。
这首诗的意思是:曾因出征远方而向金微的边关出发,马儿越过榆关就像一只鸟儿飞翔。一路上我只带着孤独的剑,十年来只是在边塞追逐归来的鸿雁。手招新降的虏人,身上穿着文皇所赐的旧衣。只等烟尘再度回报给天子,满头白发和霜雪是我为兵事所付出的代价。
韦庄(836年-910年),字子华,唐代诗人,生于河南,后在京城长大。韦庄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边塞风光和征战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士人的忧国忧民。
《赠边将》创作于唐代中期,彼时边疆战事频繁,诗人意在表达对边将的敬意,以及对征战生涯的深刻理解和感慨,传达出一种悲壮的英雄情怀。
《赠边将》是一首充满豪情与悲壮色彩的边塞诗。诗中通过对征战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士兵的孤独与坚毅。开头的“昔因征远向金微”,简洁的开篇便引入了主题,展现出士兵为了家国而远征的决绝。而“马出榆关一鸟飞”则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描绘出士兵出征的壮观场景,表现出一种无畏和勇敢的气概。
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逐渐转向对孤独与无奈的感叹,“万里只携孤剑去,十年空逐塞鸿归”,表达出士兵在漫长征途中的孤寂与无所归依。这样的情感在后面的“只待烟尘报天子”中得到了升华,士兵对胜利的期待与对国家的忠诚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种悲壮的英雄主义。
最后,诗人以“满头霜雪为兵机”收尾,既是对自己年华流逝的感慨,也是对征战生涯的总结,流露出一种深沉的自责与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成功地刻画了边将的形象,展示了士人对国家的责任与担当,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整首诗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敬意与同情,展现了他们为国捐躯的精神和对胜利的渴望。通过对征战生活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士人对国家的责任感与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深刻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动荡与边塞生活的艰辛。
诗人在诗中提到的“金微”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马出榆关一鸟飞”中的“鸟”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满头霜雪为兵机”表达了什么情感?
《出塞》(王昌龄)与《赠边将》都描绘了边塞征战的主题,前者更侧重于士兵的豪情壮志,而后者则更注重士兵的孤独与无奈。
《凉州词》(王之涣)表现出对边塞美景的赞美,而《赠边将》则更关注士兵的心路历程,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