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边将》

时间: 2025-04-26 05:42:29

诗句

昔因征远向金微,马出榆关一鸟飞。

万里只携孤剑去,

十年空逐塞鸿归。

手招都护新降虏,身著文皇旧赐衣。

只待烟尘报天子,满头霜雪为兵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2:29

原文展示:

赠边将
韦庄 〔唐代〕

昔因征远向金微,
马出榆关一鸟飞。
万里只携孤剑去,
十年空逐塞鸿归。
手招都护新降虏,
身著文皇旧赐衣。
只待烟尘报天子,
满头霜雪为兵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曾因出征远方而向金微的边关出发,马儿越过榆关就像一只鸟儿飞翔。一路上我只带着孤独的剑,十年来只是在边塞追逐归来的鸿雁。手招新降的虏人,身上穿着文皇所赐的旧衣。只等烟尘再度回报给天子,满头白发和霜雪是我为兵事所付出的代价。


注释:

  • 金微:指边境的金代地域,象征远征的地方。
  • 榆关:古代边关之一,形容驶出边界。
  • 孤剑:象征孤独的征战生涯,没有同伴。
  • 塞鸿:指边塞的鸿雁,象征归乡的希望。
  • 都护:指边疆的统治者或将领。
  • 文皇:指唐太宗李世民,是唐代的著名皇帝。
  • 烟尘:战争的痕迹,象征胜利的消息。
  • 霜雪:象征年老与艰苦的生活。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万里只携孤剑去”,可以联系到古人征战的艰辛和孤独,反映了边境将士的奉献精神。
  • “只待烟尘报天子”体现了士兵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与期待,渴望能为国家的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庄(836年-910年),字子华,唐代诗人,生于河南,后在京城长大。韦庄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边塞风光和征战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士人的忧国忧民。

创作背景:

《赠边将》创作于唐代中期,彼时边疆战事频繁,诗人意在表达对边将的敬意,以及对征战生涯的深刻理解和感慨,传达出一种悲壮的英雄情怀。


诗歌鉴赏:

《赠边将》是一首充满豪情与悲壮色彩的边塞诗。诗中通过对征战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士兵的孤独与坚毅。开头的“昔因征远向金微”,简洁的开篇便引入了主题,展现出士兵为了家国而远征的决绝。而“马出榆关一鸟飞”则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描绘出士兵出征的壮观场景,表现出一种无畏和勇敢的气概。

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逐渐转向对孤独与无奈的感叹,“万里只携孤剑去,十年空逐塞鸿归”,表达出士兵在漫长征途中的孤寂与无所归依。这样的情感在后面的“只待烟尘报天子”中得到了升华,士兵对胜利的期待与对国家的忠诚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种悲壮的英雄主义。

最后,诗人以“满头霜雪为兵机”收尾,既是对自己年华流逝的感慨,也是对征战生涯的总结,流露出一种深沉的自责与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成功地刻画了边将的形象,展示了士人对国家的责任与担当,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因征远向金微:过去因为征战远方,向着边疆出发。
  2. 马出榆关一鸟飞:马儿越过榆关,像一只飞翔的鸟。
  3. 万里只携孤剑去:我只带着一把孤独的剑,走过万里路。
  4. 十年空逐塞鸿归:十年来只是在边塞追逐归来的鸿雁,感受到无尽的寂寞。
  5. 手招都护新降虏:我在手势招呼新降的敌人,展示出我的威严。
  6. 身著文皇旧赐衣:身上穿着文皇所赐的旧衣,体现了身份的变迁和历史的沉重。
  7. 只待烟尘报天子:只等待烟尘的消息传达给天子,寄托对胜利的期待。
  8. 满头霜雪为兵机:满头白发和霜雪是为了战争的付出,感慨岁月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马出榆关一鸟飞”,将马儿的奔腾比喻为鸟儿的自由飞翔,生动形象。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使得整首诗具有节奏感和音乐性。
  • 夸张:如“满头霜雪为兵机”,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边将征战的艰辛与岁月的无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敬意与同情,展现了他们为国捐躯的精神和对胜利的渴望。通过对征战生活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士人对国家的责任感与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深刻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动荡与边塞生活的艰辛。


意象分析:

  • 孤剑:象征孤独与坚毅,反映出士兵在征战中的无助与孤寂。
  • 烟尘:战争的象征,寓意着胜利与归属的希望。
  • 霜雪:象征岁月与艰辛,体现出征战生活的残酷与士兵的奉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诗中提到的“金微”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中原地区
    • B. 边疆地区
    • C. 海外
    • D. 乡村
  2. 诗中“马出榆关一鸟飞”中的“鸟”象征什么?

    • A. 自由
    • B. 乡愁
    • C. 战争
    • D. 死亡
  3. 诗的最后一句“满头霜雪为兵机”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失落
    • C. 忧愁
    • D. 自豪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出塞》:王昌龄的边塞诗,描绘了士兵的豪情与壮志。
  2. 《凉州词》:王之涣的作品,展现了边塞的壮美与孤独。
  3.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的作品,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追忆与思考。

诗词对比:

  • 《出塞》(王昌龄)与《赠边将》都描绘了边塞征战的主题,前者更侧重于士兵的豪情壮志,而后者则更注重士兵的孤独与无奈。

  • 《凉州词》(王之涣)表现出对边塞美景的赞美,而《赠边将》则更关注士兵的心路历程,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特点。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3. 《韦庄研究》
  4. 《唐代边塞诗研究》

相关查询

落魄 幽居述事 冬夜对书卷有感 作梦 贫叹 楚城 村居酒熟偶无肉食煮菜羹饮酒 真珠帘 春晚泛湖归偶赋 独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唐临晋帖 磕头 官卑职小 衣字旁的字 水剩山残 包含旟的词语有哪些 消夜图 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至字旁的字 相应不理 肠回气荡 龍字旁的字 尼坛 髟字旁的字 乙字旁的字 承付 燕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