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5:59
思归
作者:韦庄 〔唐代〕
暖丝无力自悠扬,
牵引东风断客肠。
外地见花终寂寞,
异乡闻乐更凄凉。
红垂野岸樱还熟,
绿染回汀草又芳。
旧里若为归去好,
子期凋谢吕安亡。
暖风轻柔地吹拂着,似乎无力却又悠扬,
牵动着东风,令人思念的情愫如同割断了游子的心肠。
在外地看见花开,只感到无尽的寂寞,
在异乡听到音乐,更是感到凄凉。
野岸的樱花已经成熟,
回归的小路上草色又变得芳香。
如果能够回到故乡,那该多好,
但子期已凋谢,吕安也已逝去。
韦庄(836年-910年),唐代著名诗人,字子华,号纡斋,晚唐时期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词以清新、优雅著称,尤其擅长描写情感和风景。
《思归》写作于作者身处异乡、思念故乡之际,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友情逝去的惋惜。
《思归》是一首充满乡愁和感伤的诗作,韦庄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思念。开篇的“暖丝无力自悠扬”,描绘了春风的温柔,却也暗示了游子心中无力的感受。随之而来的“牵引东风断客肠”,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游子的肠肚因思念而断裂,体现出深切的情感。
第二联“外地见花终寂寞,异乡闻乐更凄凉”,则通过对比展示了游子在异乡的心境。即使看见花开、听见音乐,也无法掩盖内心的孤独与凄凉。接下来的描写“红垂野岸樱还熟,绿染回汀草又芳”,则是对故乡美好景色的怀念,樱花和青草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然而这种美景又让人更加思念故乡。
最后两句“旧里若为归去好,子期凋谢吕安亡”表达了对故乡的渴望以及对友人逝去的哀伤,子期与吕安的典故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更让人感受到友情的珍贵与生命的无常。
整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韦庄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过往友谊的追忆,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逝去友谊的惋惜,流露出浓厚的乡愁和人情冷暖的感悟。
诗中“暖丝”指的是什么?
A. 冷风
B. 暖风
C. 雨水
D. 阳光
“外地见花终寂寞”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孤独
C. 愤怒
D. 无奈
子期与吕安代表了什么?
A. 友情的珍贵
B. 亲情的温暖
C. 爱情的甜美
D. 生活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