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扇二十四首》

时间: 2025-05-06 02:33:07

诗句

惯向青林与碧溪,幽居竹石自相宜。

种成满眼花堆锦,开落如今总不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3:07

原文展示:

惯向青林与碧溪,幽居竹石自相宜。种成满眼花堆锦,开落如今总不知。

白话文翻译:

我习惯于在青翠的树林和碧绿的溪流间徜徉,幽静的居所中竹石相映成趣。种植的花朵盛开时如同锦绣堆砌,但它们的开放与凋落,我如今已不再知晓。

注释:

  • 惯向:习惯于朝向。
  • 青林:青翠的树林。
  • 碧溪:碧绿的溪流。
  • 幽居:幽静的居所。
  • 竹石:竹子和石头,这里指自然景物。
  • 相宜:相互映衬,和谐。
  • 种成:种植成。
  • 花堆锦:形容花朵盛开时如同锦绣堆砌。
  • 开落:花朵的开放与凋落。
  • 如今总不知:现在已不再知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词多表现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脱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幽居山林的生活情趣,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世事变迁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诗人隐居期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变迁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幽居山林的生活情趣。首句“惯向青林与碧溪”,通过“青林”与“碧溪”的意象,勾勒出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第二句“幽居竹石自相宜”,进一步以“竹石”为元素,展现了幽居的宁静与和谐。后两句“种成满眼花堆锦,开落如今总不知”,通过对花朵盛开与凋落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超然态度,体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淡泊。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惯向青林与碧溪”:诗人习惯于朝向青翠的树林和碧绿的溪流,这里描绘了诗人幽居的自然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2. “幽居竹石自相宜”:幽静的居所中竹子和石头相互映衬,和谐共存,这里展现了幽居的宁静与和谐。
  3. “种成满眼花堆锦”:种植的花朵盛开时如同锦绣堆砌,这里形容花朵盛开的美丽景象。
  4. “开落如今总不知”:花朵的开放与凋落,诗人如今已不再知晓,这里传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超然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花堆锦”比喻花朵盛开时如同锦绣堆砌,形象生动。
  • 拟人:“竹石自相宜”赋予竹石以人的情感,展现了和谐共存的景象。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变迁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林:青翠的树林,象征自然与生机。
  • 碧溪:碧绿的溪流,象征清新与宁静。
  • 竹石:竹子和石头,象征幽静与和谐。
  • 花堆锦:花朵盛开时的美丽景象,象征繁华与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林”与“碧溪”分别象征什么? A. 自然与生机;清新与宁静 B. 繁华与变迁;宁静与和谐 C. 清新与宁静;自然与生机 D. 宁静与和谐;繁华与变迁

  2. 诗中“花堆锦”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世事变迁的超然态度 D. 以上都是

答案:1. A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隐逸山林的生活情趣,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曹勋《题扇二十四首》:两首诗都描绘了隐逸山林的生活情趣,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现了禅意和空灵之美,而曹勋的诗则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曹勋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王维诗选》:收录了王维的诗作,可以与曹勋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大热行旌德山中不可车马步至凌氏林亭诗 瀛台宴拔达山诸部回使诗以纪事 盘洲杂韵上 素馨 酬朝城张明府和御史中丞苏丈秋兴见寄 喜鹊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五十二 寄怀何克谏何景雪 八月十四日上车还江阴途中作又七绝二首 其一 布吒婆楼经 莪默绝句集译笺乙集 其三三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日久月深 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巛字旁的字 千里共婵娟 外学 耳刀旁的字 异时 绝德至行 包含约的成语 磨砻淬励 包含辕的成语 绿衣使者 倒八字的字 郎官 至字旁的字 湮没不宣 盘馔 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