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1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10:43
雨中卧病有感
作者: 陆游 〔宋代〕
病卧穷山白发新,不堪风雨过中春。
歌呼空倚一尊酒,零落渐无吾辈人。
千载诗书成长物,两京宫阙委胡尘。
非熊老子不复见,谁吊遗魂清渭滨?
我卧病在穷山之中,白发又添,心中苦涩。
不堪忍受这春中风雨的侵扰。
只好空虚地依靠着一壶酒,
感叹自己这一代人已逐渐凋零。
千年诗书留存着成长的物象,
京城的宫阙却沦为胡人之尘。
熊老子(指熊羆、老子)再也无法见到,
谁会来吊唁我在清渭河边的遗魂?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散文家和书法家。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历史大变迁,他的作品大多体现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雨中卧病有感》创作于陆游晚年,时值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诗人因病卧床,心中感慨万千,既有对个人境遇的叹息,也有对国家未来的忧虑。诗中渗透着对时局的无奈与对故人的怀念,表达了深沉的爱国情怀。
这首诗以“雨中卧病”开篇,直接述说了诗人的身心状态:卧病在床,饱受风雨的侵扰。诗的前两句通过“穷山白发新”与“不堪风雨过中春”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年老体衰的无奈和对现实的无力感。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对人生的感慨,“歌呼空倚一尊酒”表现出孤独无依,借酒消愁的无奈,而“零落渐无吾辈人”则更进一步地道出了对自己这一代人渐渐凋零的忧伤。
随后的两句,“千载诗书成长物,两京宫阙委胡尘”,则在历史的长河中反思个人的渺小与国家的沦丧,诗人以“胡尘”指代外族入侵,表达了对故国沦陷与文化衰败的痛惜。在最后两句中,诗人以“熊老子不复见”感叹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孤独,最后以“谁吊遗魂清渭滨”结束,表现出对往昔的缅怀与无奈。
全诗虽然流露出无助与失落,但也蕴含着对国家、文化的深切关怀,体现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坚定的情感与精神。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个人与国家命运的深切思考,表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文化传承的渴望。诗人在病榻上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他对故国的深情和对历史的沉思,展现出一位诗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陆游的《雨中卧病有感》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爱情
B. 乡愁
C. 对国家与文化的忧虑
D. 对个人成功的自豪
“病卧穷山”中的“穷山”指的是什么?
A. 富饶的山
B. 偏僻艰苦的环境
C. 美丽的山景
D. 家乡的山
诗中的“胡尘”指代什么?
A. 外族侵扰
B. 自然灾害
C. 个人烦恼
D. 文化传承
答案:
陆游 vs. 杜甫:
《雨中卧病有感》 vs. 《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