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0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05:09
作者: 陆游 〔宋代〕
浮生无根株,志士惜浪死。
鸡鸣何预人,推枕中夕起。
游也本无奇,腰折百僚底。
流离鬓成丝,悲吒泪如洗。
残年走巴峡,辛苦为斗米,
远冲三伏热,前指九月水。
回首长安城,未忍便万里。
袖诗叩东府,再拜求望履。
平生实易足,名幸污黄纸,
但忧死无闻,功不挂清史。
颇闻匈奴乱,天意殄蛇豕。
何时嫖姚师,大刷渭桥耻?
士各奋所长,儒生未宜鄙。
覆毡草军书,不畏寒堕指。
人生如浮萍,没有根基,志士们珍惜自己在浪潮中奋斗的机会。鸡鸣时分何必等人起床,我在床上翻身起床。游历本无奇妙之处,却因腰折而无法与百官交往。流离失所,鬓发已成白丝,悲伤的泪水如同洗涤。余生在巴峡奔波,辛苦只为一斗米,忍受着三伏的酷热,前方指向九月的水。回首长安城,心中不忍离去千里。袖中藏着诗篇,叩响东府的门,恭敬地请求得到重用。平生实则容易满足,名声却沾污在黄纸上,唯恐死后无闻,功业不载入清史。听闻匈奴动乱,天意如同蛇豕般消亡。何时能请来姚师,洗刷渭桥的耻辱?士人各自奋发向上,儒生不应轻视。覆毡草书信,不怕寒冷打湿了手指。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著称,常表达对国事的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力衰弱之际,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无奈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他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现实的不满。
《投梁参政》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与历史感的诗作。诗中,陆游通过对自己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他用“浮生无根株”开篇,揭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接着通过对“鸡鸣何预人”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诗人以“游也本无奇”自谦,反映出他对官场的失望与对理想的追求。
在后半部分,陆游提到“回首长安城”,道出了对故土的眷恋与难舍的情感。尽管身处困境,他依然不忘执笔求官的理想,“袖诗叩东府”的形象生动而富有力量,象征着他对光明未来的渴望。诗中多处提及匈奴动乱,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心与忧虑。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复杂,既有对现实的失望,也有对未来的期盼,体现了陆游作为士人的责任感和对国家的热爱。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生动的意象,陆游成功地传达了他对生命、国家与个人理想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忧虑与对理想的坚持,体现了士人的责任感与爱国情怀。
诗词测试:
“浮生无根株”中的“浮生”指的是什么?
A. 短暂的生命
B. 有根的生命
C. 永恒的生命
答案: A
诗中提到的“巴峡”象征什么?
A. 美好的未来
B. 艰苦的生活
C. 安全的地方
答案: B
“袖诗叩东府”中的“袖诗”意指什么?
A. 幽默的文章
B. 请求重用的诗篇
C. 私人的信件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