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6:02
社日取社猪,燔炙香满村。
饥鸦集街树,老巫立庙门。
虽无牲牢盛,古礼亦略存。
醉归怀余肉,沾遗偏诸孙。
在社日这一天,家家户户宰杀社猪,烤肉的香味弥漫整个村庄。饥饿的乌鸦聚集在街边的树上,老巫师则站在庙门口。虽然没有盛大的祭祀仪式,古老的礼节仍然有所保留。喝醉酒回家时,心里想着剩下的肉,留给我的孙儿们。
社日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民俗节日,祭社的习俗源于对土地神的崇拜。社猪作为祭品,代表对丰收的祈愿和感恩。《礼记》中有关于祭社的详细记载,体现了古代社会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
作者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散文家。他的作品以豪放激昂、情感真挚著称,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社日,表达了陆游对传统习俗的怀念和对家庭的关爱。在他所生活的时代,民俗活动依然充满生机,而社会动荡让人更加珍惜这些传统。
《社肉》是一首富有浓厚乡土气息的诗作,生动地描绘了社日的习俗与人们的生活场景。诗中通过对社猪祭祀的描写,展示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开头两句中,社猪的宰杀和烤肉的香味渗透在整个村庄中,营造出一种欢庆的氛围。
而饥鸦的出现,则引入了一种略显悲凉的意象,象征着人们在丰收之际仍有不满足的渴望。老巫立庙门的场景,体现了对古老信仰的坚持,虽然社会变迁使得传统礼仪逐渐淡化,但心中仍有对传统的怀念。在最后两句中,诗人醉归的状态与对余肉的怀念,流露出对家庭的关心和对后代的期望,展现了浓浓的亲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活,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家庭温暖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人文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社日的传统习俗主要是:
诗中提到的“老巫”主要负责:
诗中表现的情感基调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