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2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24:50
蓦山溪·夏日雨后
作者:袁思亮 〔近代〕
房栊深窈,竹林摇空翠。日影上罘罳,动凉飔重帘窣地。
调冰雪藕,闲诵少陵诗,吟未已。云乍起,骤雨鸣檐底。
纱厨枕簟,渐觉凉如水。高卧傲羲皇,似自在虚堂味美。
醒来倦眼,翻怯夕阳明,霞散绮。鱼烧尾,愁入蝉声里。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夏日雨后的悠闲场景。房间深邃幽静,竹林在空中轻轻摇曳,阳光透过窗纱洒在地面,轻风拂动着帘子。正在品尝清凉的冰藕,闲暇中吟诵着王维的诗歌,意犹未尽。忽然间,乌云聚起,骤雨敲打着屋檐。纱窗、床铺渐渐感到如水般的凉意。仰卧在床上,恣意享受着阳光的温暖,似乎在享受那虚无的美妙。醒来时眼中略显疲惫,竟担心夕阳的光芒,绚丽的霞光渐渐散去。鱼的尾巴在水中摇曳,愁绪悄然融入蝉鸣之中。
作者介绍
袁思亮(1885-1951),字孟实,号清渔,近现代诗人。他生活在动荡的历史时期,受传统文化及西方思想的影响,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
《蓦山溪·夏日雨后》创作于袁思亮生活的一个夏日雨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感悟。
《蓦山溪·夏日雨后》是一首极富生活气息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典雅、宁静的夏日雨后景象。开篇“房栊深窈,竹林摇空翠”,便为全诗设定了一个恬静的基调,幽深的房间与摇曳的竹林相映成趣,仿佛把人置于一个世外桃源。接下来的“日影上罘罳,动凉飔重帘窣地”则通过光影的变化和微风的轻拂,生动描绘出一个清新宜人的环境。
而“调冰雪藕,闲诵少陵诗,吟未已”则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清凉的冰藕与王维的诗歌相得益彰,传递出一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随着“云乍起,骤雨鸣檐底”的转折,诗人从静谧的室内景象转向外界的变幻,骤雨的来袭给宁静的环境带来了一丝紧张感。
接下来的描写“纱厨枕簟,渐觉凉如水”,则将读者拉回室内,体会到雨后空气的清新和卧床的舒适。诗的后半部分“醒来倦眼,翻怯夕阳明,霞散绮”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夕阳的光辉象征着美好时光的逝去,愁绪油然而生。
整首词通过细致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表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同时又有一份淡然与自得,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夏日雨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在外界环境的变化中反思内心的情感,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少陵诗”指的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A. 李白
B. 王维
C. 杜甫
D. 白居易
“房栊深窈”中的“深窈”是形容什么?
A. 房间明亮
B. 房间幽静
C. 房间狭小
D. 房间宽敞
诗中“愁入蝉声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激动
D. 平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袁思亮的《蓦山溪·夏日雨后》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象,袁思亮更侧重于夏日的清新与变化,而王维则更注重秋天的宁静与孤独。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自然景象与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