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5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53:24
《蓦山溪》
扁舟东去,极目沧波渺。
千古送残红,到如今东流未了。
午潮方去,江月照还生,
千帆起,玉绳低,枕上莺声晓。
锦囊佳句,韵压池塘草。
声遏去年云,恼离怀余音缭绕。
倚楼看镜,此意与谁论,
一重水,一重山,目断令人老。
一只小舟向东而去,极目远眺,苍茫的波涛渺无边际。
千古流传的残红,直到如今仍然在东流不息。
午潮刚过,江边的月亮照耀着万物复生,
千帆起航,绳索低垂,清晨的莺鸣在枕边响起。
锦囊中的佳句,韵律压在池塘的草上。
声音遏制着去年的云彩,恼人的离愁余音缭绕。
倚靠在楼上对着镜子,这样的情意与谁可以倾诉,
一重水,一重山,目断之处令人倍感苍老。
作者介绍:
陈瓘,生活于宋代,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以其深情的词作和优美的诗句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蓦山溪》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兴盛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反映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
《蓦山溪》是一首风格独特的词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词的开头,诗人乘坐扁舟,向东远行,目光所及的沧波之广,象征着历史的渊源与时间的流逝。诗中提到“千古送残红”,反映出诗人对历史与生命的感慨,流逝的美好与无法挽回的过往交织,令人感伤。
接下来的描绘中,午潮退去,江月再现,诗人以“千帆起,玉绳低”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水乡画面,晨曦中的鸟鸣声更是增添了几分生气。接着,诗人感叹“声遏去年云”,说明对过往的难以忘怀,情感的回响在心中不断缠绕。
最后,诗人倚楼看镜,似乎在自问,这份情感又能与谁分享?“一重水,一重山”这句展现出对人生的感悟,层层叠叠的水与山象征着人生的重重困惑与无尽的追思,令人感到一种苍老的悲凉。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岁月的哲思与对生命的深刻反思,展现出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与对美好记忆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对美好记忆的追忆,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过往岁月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蓦山溪》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陈瓘
C. 苏轼
D. 杜甫
诗中提到“千帆起”描绘的是哪种景象?
A. 雨天
B. 船只起航
C. 日出
D. 山水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赞美自然
B. 感叹人生无常
C. 描绘爱情
D. 歌颂友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蓦山溪》更为细腻,李白的诗歌多表现豪放与奔放,而陈瓘则更多展现出对细节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