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4:49
竹溪溪傍旧诗坛,
十八年来指一弹。
末路谨防随俗转,
浮生尚悔了人难。
令威化鹤寻华表,
子美闻鹃拜石阑。
垂老重游桑梓地,
未妨惆怅强为欢!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过去诗坛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人站在竹溪旁,回望旧日的诗坛,已经过去了十八年。应对人生的末路,要小心不要随波逐流,浮生中也难免有许多遗憾。提到令威(即李白)化作仙鹤,寻求华表山,子美(杜甫)在听到杜鹃鸟的啼鸣时,曾在石栏前拜谒。即使年纪渐长,再次回到故乡,内心仍然感到惆怅,但也强迫自己微笑面对。
许南英,清代诗人,生于福建,精通诗词,尤其以其抒情诗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对时事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风格清新明朗。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旧诗坛的怀念,反映了对当下社会的思考与忧虑。
这首诗通过对旧日诗坛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开头两句以“竹溪”和“旧诗坛”为背景,设定了一个清幽的环境,带有怀旧的情感。诗人用“十八年来指一弹”来强调时间的流逝和对往昔的珍视。接下来的“末路谨防随俗转”则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警惕和对自我坚持的渴望,反映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与不甘。
中间的“令威化鹤寻华表”与“子美闻鹃拜石阑”则引入历史典故,表达对历史名人的敬仰。李白的洒脱与杜甫的忧伤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不同时代诗人的不同命运。最后两句“垂老重游桑梓地,未妨惆怅强为欢”则是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尽管心中惆怅,但仍努力保持欢愉的态度,显示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全诗围绕着对人生的反思与对故乡的眷恋,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思考,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令威”指的是哪位诗人?
“浮生尚悔了人难”中的“浮生”指的是什么?
诗人在重游桑梓地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许南英的这首诗在表达情感上更加强烈,杜甫侧重于家国情怀,而许南英则更倾向于个人的内心感受。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表现出对时间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