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同剑川诸子登马坑诸山望九峰道南祠记事》

时间: 2025-05-02 04:54:37

诗句

南平县北重阳至,强起登高风雨朝。

乌帽黄花修旧事,风流人物忆前朝。

东南形胜山川固,闽粤衣冠气象饶。

千树早霜寒自积,一潭秋水澹相摇。

汉王俎豆还宫庙,刘守勋名已寂寥。

群盗檄书随处满,万方兵甲几时销。

年荒白昼三军噪,日远黄堂五马骄。

病后故人俱杳莫,幸然胜事不萧条。

人兼邺下何须避,谊重淮南定见招。

青眼岂辞鹦鹉盏,白袍更上木兰桡。

四贤道近源流断,双剑龙潜岁月遥。

桂树丛生江草长,不妨志士遁渔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4:37

原文展示

南平县北重阳至,强起登高风雨朝。
乌帽黄花修旧事,风流人物忆前朝。
东南形胜山川固,闽粤衣冠气象饶。
千树早霜寒自积,一潭秋水澹相摇。
汉王俎豆还宫庙,刘守勋名已寂寥。
群盗檄书随处满,万方兵甲几时销。
年荒白昼三军噪,日远黄堂五马骄。
病后故人俱杳莫,幸然胜事不萧条。
人兼邺下何须避,谊重淮南定见招。
青眼岂辞鹦鹉盏,白袍更上木兰桡。
四贤道近源流断,双剑龙潜岁月遥。
桂树丛生江草长,不妨志士遁渔樵。

白话文翻译

在南平县的北边,重阳节又到了,强烈的风雨中我奋起登高。
戴着乌色帽子,手捧着黄花,回忆过去的事情,风流人物令人怀念往昔。
东南的山川形胜依旧,闽粤的衣冠气象更为丰富。
千树上早霜寒意渐浓,一潭秋水轻轻摇曳。
汉王的俎豆还在宫庙,刘守勋的名声已经寂寥无闻。
群盗的檄文到处可见,万方的兵戈何时才能平息?
年荒之际,白天三军喧闹,日落时分黄堂的五马骄傲。
病后故人都已杳无音信,幸好胜利的事情依旧不衰败。
人们在邺下何必避让,友情深厚的淮南定会相见。
青眼不会拒绝鹦鹉盏,白袍更适合木兰桡。
四位贤人道义近乎断绝,双剑潜藏岁月更为悠远。
桂树丛生江边草木茂盛,志士可以隐遁为渔樵。

注释

  •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 乌帽黄花:乌色的帽子和黄色花朵,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 东南形胜:东南地区的自然风光。
  •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器皿,象征着汉王朝的繁荣。
  • 群盗檄书:指盗贼的文书,反映社会动荡。
  • 邺下:古地名,指今天的邯郸,象征着历史的沉浮。
  • 青眼鹦鹉盏:指青色的酒杯,象征着友谊。
  • 白袍木兰桡:象征高洁的品格和志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善夫,明代诗人,以其清新流畅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风光和历史人物,善于表达对历史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重阳节之际,诗人登高远望,感慨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经历的沧桑。在风雨中,诗人追忆往昔,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诗歌鉴赏

郑善夫的《九日同剑川诸子登马坑诸山望九峰道南祠记事》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自然气息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东南地区的壮丽山川,表达了诗人对故人和往昔的深切怀念。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变迁结合在一起,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的开头,诗人直面自然,通过“风雨朝”展现了他在重阳节的登高情景,感受到季节更替带来的感慨。接着,诗人通过“乌帽黄花”引发对历史人物的回忆,体现了他对历史的思考。

在作品中,诗人对社会动荡的忧虑通过“群盗檄书”“万方兵甲”的描写展现出来,表现了他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历史的沉思。最后几句,通过对友谊的描绘和对隐士生活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忧伤与思考,展现了他对历史变迁的敏感与对未来的期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平县北重阳至:指秋天重阳节的到来,地点在南平县北边。
  2. 强起登高风雨朝:在风雨中奋起登高,表现出豪情与不屈。
  3. 乌帽黄花修旧事:戴着乌色帽子,手持黄花,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与对往昔的回忆。
  4. 风流人物忆前朝:对历史风流人物的怀念,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
  5. 东南形胜山川固:东南地区的山川依旧壮丽。
  6. 闽粤衣冠气象饶:闽粤的文化与风俗丰富多彩。
  7. 千树早霜寒自积:秋霜已至,表现出自然景象的变化。
  8. 一潭秋水澹相摇:平静的秋水,轻轻摇曳,象征着宁静的内心。
  9. 汉王俎豆还宫庙:提及历史人物,反映了历史的沉浮。
  10. 刘守勋名已寂寥:刘守勋的名声已经无存,表现出历史的无情。
  11. 群盗檄书随处满:社会动乱,盗贼横行。
  12. 万方兵甲几时销:渴望和平的声音,反映出对动荡的忧虑。
  13. 年荒白昼三军噪:战争频繁,白天仍然喧闹。
  14. 日远黄堂五马骄:日落时分,五匹骄马,表现出一种孤寂的豪情。
  15. 病后故人俱杳莫:病后与故人的联系已断,表现出孤独感。
  16. 幸然胜事不萧条:庆幸胜利的事情仍在延续,表现出对未来的希望。
  17. 人兼邺下何须避:在邺下的友人无需避让,表现出友情的深厚。
  18. 谊重淮南定见招:友情的重视,表达出对相聚的期待。
  19. 青眼岂辞鹦鹉盏:青眼不会拒绝酒杯,表达出对友情的珍视。
  20. 白袍更上木兰桡:白袍象征高洁品格,表现出志向。
  21. 四贤道近源流断:四位贤人的道义已近乎断绝,表现出对理想的失落。
  22. 双剑龙潜岁月遥:双剑潜藏,岁月遥远,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23. 桂树丛生江草长:桂树与江草的丰盛,表现出自然的美好。
  24. 不妨志士遁渔樵:志士可以隐居为渔樵,体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象结合,增强诗的意象。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象征:通过“桂树”“江草”象征理想与志向。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集中在对历史的反思、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友谊的珍视。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与历史,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阳:象征着丰收和团聚。
  • 乌帽黄花:代表着秋天与往昔的回忆。
  • 汉王俎豆:象征着汉朝的辉煌与衰败。
  • 群盗檄书:反映出社会动荡与不安。
  • 青眼鹦鹉盏:象征着友情与相聚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通常在农历的哪个月份? A. 七月
    B. 八月
    C. 九月
    D. 十月

  2. 诗中提到的“乌帽黄花”象征着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3. “群盗檄书随处满”中“群盗”指的是什么? A. 友人
    B. 盗贼
    C. 战士
    D. 文人

  4. 诗中提到“桂树丛生江草长”,这个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自然的繁荣
    B. 战争的残酷
    C. 人际关系
    D. 个人感受

答案

  1. C
  2. C
  3. B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景观,表现对故乡的思念。
  • 杜甫《春望》:关注国家兴亡与个人命运,体现出对社会的敏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郑善夫研究》
  • 《古代诗词的鉴赏与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送昱师赴请姑苏 西湖孤山寺后舟中写望 洞霄宫 园池 洞霄宫 秋日西湖閒泛 寄辇下传神法相大师 翠微亭 寄呈张元礼 孤山后写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蛮横 衣被苍生 马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碧空万里 三撇旁的字 包含闳的词语有哪些 寸步难行 顽惫 拖男挟女 和驯 地塞米松 月字旁的字 窥开头的成语 死生未卜 太岁头上动土 爪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