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0:35
原文展示:
西郊即事三首 廖行之 〔宋代〕
唐年斗酒价三百,苦贵已起诗翁言。 那知三倍犹痛饮,可知此老空烦冤。 风烟澒洞搅霜信,云日黯淡浮天根。 此世有酒须烂醉,贵贱琐琐宁当论。
白话文翻译:
在唐朝时期,一斗酒的价格高达三百钱,已经让诗人们感到贵得难以承受。 但即便价格翻了三倍,这位老者依然痛快地饮酒,可见他内心的烦闷和冤屈。 风烟弥漫,搅动着霜降的预兆,云日暗淡,仿佛天地的根基都在浮动。 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有酒就应该尽情畅饮,那些贵贱琐事又何必计较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行之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酒价昂贵和社会不公的感慨,以及对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经历了某种社会不公或个人挫折后所作,通过对于酒价昂贵的描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对个人情感的宣泄。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酒价昂贵的描述,反映了社会现实中的不公和个人的无奈。诗中“唐年斗酒价三百”和“那知三倍犹痛饮”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老者内心的烦闷和冤屈。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事的超然态度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酒价昂贵的描述,反映了社会现实中的不公和个人的无奈,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事的超然态度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酒价是多少? A. 三百钱 B. 六百钱 C. 九百钱 D. 一千二百钱
诗中的老者为什么痛饮? A. 因为酒价便宜 B. 因为内心烦闷和冤屈 C. 因为喜欢喝酒 D. 因为庆祝
诗中提到的“风烟澒洞搅霜信”象征着什么? A. 社会的不安定 B. 个人的不安 C. 自然的美丽 D. 节日的喜庆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