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七十二》

时间: 2025-05-07 08:39:40

诗句

第三筵开在蓬莱,丞相行杯不放杯。

割马烧羊熬解粥,三宫宴罢谢恩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9:40

原文展示:

第三筵开在蓬莱,丞相行杯不放杯。
割马烧羊熬解粥,三宫宴罢谢恩回。

白话文翻译:

第三次宴会在蓬莱举行,丞相举杯相庆,不曾放下酒杯。
宰割马肉,烧烤羊肉,熬制粥汤,宴会结束后,三宫的妃嫔们谢恩离去。

注释:

  • :宴席,指设宴款待。
  •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常用来形容美好的地方。
  • 丞相:古代最高的官职,负责国家事务。
  • 解粥:指熬制的粥,通常是宴席上的一种食物。
  • 三宫:指皇宫中的三位妃子,表示宴会的豪华与尊贵。
  • 谢恩:感谢恩惠,表示对宴会主人的感谢。

典故解析:

“蓬莱”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象征着仙境和美好的生活,代表着一种理想的状态。丞相的角色则体现了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宴会的场景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奢华与繁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元量,字子明,号山隐,南宋诗人,擅长五言诗,作品多描绘山水、风景和人事,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宋代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创作的,宴会常是表达权力和地位的场合,诗人通过描述宴会的豪华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交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繁华。开头的“第三筵开在蓬莱”不仅点明了宴会的地点,还带有神话色彩,仿佛是仙境般的美好场景。接着,诗人以“丞相行杯不放杯”来展示宴会的热烈气氛,丞相作为权力的象征,始终保持着举杯的姿态,展现了其对宴会的重视与参与。

后半部分则通过“割马烧羊熬解粥”细致地描绘了宴会的丰盛美食,展现了酣畅淋漓的饮食文化。这种细腻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宴会之中,感受到豪华与欢愉。最后一句“谢恩回”则表现出宴会的结束,妃嫔们的离去不仅体现了对宴会主人感激之情,也暗示了宫廷生活的复杂与无常,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淡淡的惆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三筵开在蓬莱”:指宴会在一个理想化、美好的地方举行。
  • “丞相行杯不放杯”:丞相在宴会中举杯畅饮,表现出热情与欢庆。
  • “割马烧羊熬解粥”:宴会上有丰富的食物,体现了奢华的生活。
  • “三宫宴罢谢恩回”:宴会结束后,妃嫔们表示感谢后离去,暗含对权力与地位的依附。

修辞手法

  • 诗中使用了对仗手法,如“割马烧羊”与“熬解粥”,增强了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 以“蓬莱”作为意象,借用神话色彩,提升了宴会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宴会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宫廷的奢华生活,同时反映了权力中心的交际与生活的繁华,但又隐含了对权力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蓬莱:象征理想与美好,代表着诗人对生活的向往。
  • 丞相:权力与地位的象征,代表着社会的核心。
  • 羊与马:丰盛的食物,象征着奢华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丞相”指的是哪个职位?

    • A. 皇帝
    • B. 最高官职
    • C. 宫女
    • D. 文人
  2. “割马烧羊”中的“烧羊”指的是什么?

    • A. 烧烤羊肉
    • B. 烧羊皮
    • C. 烧羊毛
    • D. 烧羊奶
  3. 诗中提到的“谢恩回”是指什么?

    • A. 感谢宴会
    • B. 结束宴会
    • C. 离去
    • D. 以上都是

答案

  1. B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清平调·其一》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诗词对比

  • 相较于李白的《清平调》,汪元量的这首诗更注重对宴会场景的细致描绘和社会生活的反映,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强调个人的情感与孤独感。

参考资料:

  1. 《宋诗鉴赏辞典》
  2. 《古诗词基础知识》
  3. 《宋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画雁 其一 题煦斋夫子惜骢马图 题壹斋师钱书图 其二 去冬以朝马赠杜继园少司空今春复以行帐假之慨然述怀 其二 蒋砺堂相国以十岁童试卷签装册属题 其一 灰堆相传始皇焚书处 其一 山中 题礼社薛氏义田记后 重修惠山五里街补种桃柳千株 偕友游石浪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食指繁多 玄字旁的字 烛跋 题辞 万钱无下箸 狗彘不食 洗脚上船 氏字旁的字 包含犹的成语 宝盖头的字 发上指冠 夸大其词 养老礼 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曰字旁的字 失禁 糹字旁的字 包含钻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