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0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06:20
泽国春非上苑同,近郊花木漫青红。今知圣化敦风俗,不许移根入禁中。
在水泽之地,春天的景象与皇家园林不同,近郊的花木盛开,色彩缤纷。如今我明白了,圣主的教化使得风俗变得淳朴,不再允许将花木的根移入宫中。
曹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关注社会风俗与自然景观。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富强、社会安定的时期,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自然美和淳朴民风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对皇家禁令的无奈与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江南特有的自然美。开头两句以“泽国春非上苑同”引入,既点明了诗人所处的地理环境,又强调了自然与人工造景的差异。接着,诗人描述了近郊花木的繁盛与色彩的丰富,生动地再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
在后半部分,诗人转向对社会风俗的思考,指出圣主的教化使得风俗变得淳朴,体现了对国家治理和社会风尚的关注。最后一句“不许移根入禁中”则暗含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表达了对宫廷禁令的反思和不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干预的不满。
整首诗流畅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蕴含了对社会风俗的思考,表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人文关怀。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淳朴风俗的赞美和对人为限制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的渴望,传达了深厚的文化情感。
该诗描绘的主要景象是:
A. 皇宫的景象
B. 水泽地区的春天
C. 田野的风光
D. 市井的繁华
诗中提到的“圣化”主要指:
A. 圣主的个人德行
B. 政府对民风的教化
C. 自然的变化
D. 皇宫的规制
诗人对“移根入禁中”的态度是:
A. 支持
B. 无所谓
C. 反对
D. 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