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赋洪景伯新创清閟堂》

时间: 2025-04-26 07:27:40

诗句

向来杂芜秽,今忽快心目。

堂成风尘表,巧枕龙顾麓。

主人喜高节,此君出幽谷。

我梢舞翠凤,烟霏度寒玉。

挺然霜雪操,下笑桃李俗。

窗户回繁阴,书帙荫新绿。

萧骚蕴胜致,日日意自足。

况闻政事余,清集忘窘束。

真有文字乐,厌饫三万轴。

却恐乐未央,遄归紫泥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7:40

原文展示:

赋洪景伯新创清閟堂
作者: 曹勋 〔宋代〕

向来杂芜秽,今忽快心目。
堂成风尘表,巧枕龙顾麓。
主人喜高节,此君出幽谷。
我梢舞翠凤,烟霏度寒玉。
挺然霜雪操,下笑桃李俗。
窗户回繁阴,书帙荫新绿。
萧骚蕴胜致,日日意自足。
况闻政事余,清集忘窘束。
真有文字乐,厌饫三万轴。
却恐乐未央,遄归紫泥促。

白话文翻译:

这段时间杂草丛生,今天却突然让人感觉心情愉悦。
清静的堂屋中,风尘已经不再,巧妙地依靠在龙的山麓旁。
主人欣喜于高雅的品格,这位朋友从幽谷中走出。
我在这儿翩翩起舞,宛如翠凤,烟霭轻轻弥漫,穿过寒玉般的景致。
我挺然自若,像霜雪般洁白,轻蔑桃李间的庸俗。
窗户透出浓密的阴影,书架下新绿的荫凉。
萧骚的韵味蕴藏着美好的情致,日日都感到心满意足。
更何况在政事的余暇中,清静的聚会让我忘却烦恼。
真有文字的乐趣,厌倦了那三万卷的书籍。
只怕快乐无尽,匆匆归去的脚步催促着我。

注释:

  • 杂芜秽: 形容环境杂乱、不洁净的样子。
  • 快心目: 使心情愉悦,眼前的景象让人满意。
  • 风尘表: 形容与世俗纷扰无关,保持清净的状态。
  • 巧枕: 巧妙地依靠,形容一种自然的状态。
  • 幽谷: 形容隐秘的山谷,通常是指清幽的居所。
  • 翠凤: 比喻优雅的舞姿。
  • 霜雪操: 比喻气节高尚,象征洁白的品格。
  • 桃李俗: 指世俗的事物,通常与高洁的境界相对比。
  • 书帙: 书籍的总称,通常指藏书。
  • 萧骚: 形容诗词的清雅和高远气质。
  • 政事余: 指处理政务后的闲暇时间。
  • 三万轴: 比喻书籍极多,形容浩瀚的书海。
  • 紫泥: 形容官场的繁忙和世俗的纷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閟堂落成之际,诗人以此表达对友人的欣赏和对清静生活的追求。诗中描绘的清閟堂是一个理想的学术和诗歌交流场所,反映了诗人对高雅文化的向往。

诗歌鉴赏:

《赋洪景伯新创清閟堂》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作品,曹勋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清新淡雅的意象,将个人的情感和理想的生活方式融入其中。诗的开篇便以“杂芜秽”与“快心目”对比,表现出作者内心的转变。从杂乱到清净,反映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接着,诗中描述了清閟堂的环境,风尘表明了它的与世无争,而“巧枕龙顾麓”则暗示了它的精致与高雅。

通过对主人高节的赞美和对朋友的敬仰,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而“我梢舞翠凤”更是展现了诗人心中的那种自由与愉悦,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诗的后半部分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象,提及书籍和政事,表现出一种对知识的渴求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整首诗运用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意境层次分明,情感真挚。曹勋在诗中不仅表达了对清閟堂的赞美,更传达了对清高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的最后几句则表现出一种对快乐的向往,然而又对其短暂性的忧虑,形成了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向来杂芜秽,今忽快心目。”: 以往环境杂乱,如今心情愉悦,体现了场所的转变。
  • “堂成风尘表,巧枕龙顾麓。”: 清閟堂的落成,让人感受到与世俗的隔离。
  • “主人喜高节,此君出幽谷。”: 说明主人品格高尚,朋友从隐秘处走出,象征着清新出尘的气质。
  • “我梢舞翠凤,烟霏度寒玉。”: 描绘舞姿轻盈,环境清幽,象征美好与自由。
  • “挺然霜雪操,下笑桃李俗。”: 表达自己气节高尚,轻蔑于世俗的庸俗。
  • “窗户回繁阴,书帙荫新绿。”: 描绘书房的环境,书籍的丰富与新绿象征着生机。
  • “萧骚蕴胜致,日日意自足。”: 萧骚的韵味让人感到满足,体现出高雅的生活情趣。
  • “况闻政事余,清集忘窘束。”: 在政务闲暇中聚会,享受清静生活,忘却世俗的烦恼。
  • “真有文字乐,厌饫三万轴。”: 对文字的热爱,厌倦了书籍的数量,反映出对精神的追求。
  • “却恐乐未央,遄归紫泥促。”: 担心快乐不会长久,匆匆归去的现实感。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使得语句更加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 “舞翠凤”形象生动,表现舞姿之美。
  • 拟人: 如“窗户回繁阴”,使环境更具灵动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现了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通过对清閟堂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内心的愉悦与宁静,传递出一种对文化和知识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閟堂: 理想的学习和交流空间,象征着高雅和清净。
  • 烟霏: 轻柔的烟雾,代表着梦幻和清幽的环境。
  • 翠凤: 代表优雅的舞姿,象征着自由与美好。
  • 霜雪: 象征着高洁的品德和气节。
  • 桃李: 代表世俗的庸俗,与诗人的高洁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清閟堂”意指什么?
    A. 一个学习的地方
    B. 一个繁华的市场
    C. 一个宴会厅
    D. 一座庙宇

  2. 诗中“我梢舞翠凤”中的“翠凤”比喻什么?
    A. 一种鸟
    B. 优雅的舞姿
    C. 一种神兽
    D. 一种植物

  3. 诗人对世俗的态度如何?
    A. 追逐名利
    B. 轻蔑与超然
    C. 恐惧与无奈
    D. 依附与融入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庐山谣》: 李白通过描绘庐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曹勋的《赋洪景伯新创清閟堂》在主题上有所相通,均展现了对高洁生活的追求。
  • 《春望》: 杜甫在诗中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困境,反映出与曹勋的超然心态的对比,显示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历代诗词选读》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月十日游象之葆光亭寄曼叔 奉同景仁九日宴相公新堂 次韵和唐公北使途中见寄二首 同晏著作饮薛园坐中赋 招景仁饮 芙蓉五绝呈景仁 从道损舅乞移山药 曾太皇太后挽歌二首 其一 和永叔从驾谒景灵宫 和子华兄闻布谷声而莺声寂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夕字旁的字 不轨之徒 乚字旁的字 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寡嫠 包含绛的词语有哪些 钤制 大字旁的字 锢钥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高冠博带 计无复之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黽字旁的字 二婚头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水字旁的字 包含妖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