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42: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42:33
讼笺无多公事希,道心已熟壮心微。
晚来吏散闲携杖,步到金山趁月归。
诉讼的文书不多,公事也很稀少。我的内心已经成熟,但内心的壮志却显得微弱。傍晚时分,官吏们散去,我悠闲地携着拐杖,步行到金山去,趁着月光返回。
傅自修,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诗歌创作闻名。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内心世界的探讨。
本诗写于作者经历了一段忙碌之后,突然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闲适。反映了他对官场事务的厌倦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公务繁忙生活的反思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傅自修通过“讼笺无多公事希”传达出他对官场事务的淡漠,表明在繁忙的生活中,内心对事物的关注已不如从前。接着“道心已熟壮心微”更是直抒胸臆,显示出内心的成熟与对理想的追求,但同时也感到自身的壮志在现实中受到了压制。
后两句则转向自然,描绘了傍晚时分吏散后的宁静。诗人“闲携杖”,体现了他悠闲的生活态度,而“步到金山趁月归”则更进一步展示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金山象征着宁静与美好,月光则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与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令人倍感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对官场事务的厌倦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美好的生活态度。
这些意象结合,形成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中“讼笺”指的是什么?
A. 诉讼文书
B. 诗歌
C. 小说
诗人的心态在整首诗中是如何变化的?
A. 从忙碌到焦虑
B. 从厌倦到向往
C. 从快乐到失落
诗中提到的“金山”象征着什么?
A. 繁忙的官场
B. 宁静与美好
C. 现实的无奈
比较傅自修的《偶成》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内心的宁静,但傅自修更强调内心的挣扎与对官场的厌倦,而王维则呈现出一种更为静谧与和谐的自然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