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0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1:45
《寄止言师》
作者: 释今沼 〔明代〕
閒窗摇众草,炯炯对双眸。
一隔悬灯夜,山庭又罢秋。
片心幸可照,清句贮难酬。
师病曾何有,残躯翻见忧。
在闲适的窗前,草木轻轻摇曳,我的眼睛明亮而有神。夜晚悬挂的灯光将我们隔开,山间庭院又已是秋天的气息。我的一片心意能照亮你,然而清雅的诗句却难以酬报。师父你生病过吗?我反倒因你残躯而感到忧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师病”可以理解为对老师身心健康的关切,表现出对师者的尊敬和关怀。
作者介绍:
释今沼,明代僧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诗歌和禅理为主,风格简约而深邃。
创作背景:
在明代,士人对师长的尊重以及对健康的关注是普遍的文化现象。此诗可能是在作者得知师父生病后的感慨,表达了对师父的敬爱和关心。
《寄止言师》是一首充满深情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对师父的关切与忧虑。开头几句以“閒窗摇众草”引入,给人以宁静的感觉,正是这种宁静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意象中,草木的摇曳和眼睛的炯炯相映成趣,暗示着生命的生机与活力。
接着,诗人提到“悬灯夜”,这是一个孤独的意象,显示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山庭的秋意又增添了几分清冷的氛围,似乎在暗示着师父的身体状况。此时,诗人的“片心”恰如一盏明灯,渴望照亮师父的困境,却又无奈于“清句贮难酬”。
最后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师父的深切关怀,虽然师父的身体残损,但诗人却感到更深的忧虑,体现了对生命脆弱的思考和对师道的尊敬。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简练,展现了诗人对师父深沉的爱与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师父的关心与忧虑展开,表达了对师道的敬重,体现出师生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反映出生命的脆弱与关怀的重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閒窗摇众草”中的“閒窗”指的是?
A. 繁忙的窗户
B. 安静的窗户
C. 昏暗的窗户
答案: B
诗中“师病曾何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师父的生病不以为然
B. 对师父健康的关心
C. 对师父的愤怒
答案: B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描写
B. 对师长的敬重与关怀
C. 对秋天的感慨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美学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