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日偕徐萼楼登覆酒山》

时间: 2025-04-23 10:39:17

诗句

踟躅登高望,春光处处同。

松连山径绿,花出杏村红。

古跸浮云外,新莺细雨中。

随君同缓步,何必太匆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0:39:17

原文展示:

春日偕徐萼楼登覆酒山
踟躅登高望,春光处处同。
松连山径绿,花出杏村红。
古跸浮云外,新莺细雨中。
随君同缓步,何必太匆匆。

白话文翻译:

在春日的阳光下,我和徐萼一起登上了覆酒山。
我踟蹰着,向高处眺望,春天的光景到处都是相同的美丽。
松树连绵的山路是绿色的,杏村的花朵则是红色的。
古老的道路在云层之外,新的黄莺在细雨中歌唱。
我愿意和你一起缓缓而行,何必太过匆忙呢?

注释:

  • 踟躅:犹豫不决,形容登高时的缓慢和小心。
  • 覆酒山:山的名字,可能与酒有关,象征欢快的聚会。
  • 古跸:古代的道路或小道。
  • 随君同缓步:与朋友一同慢慢行走,表现出悠闲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卞瑛,清代诗人,性格温和,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春日的阳光和自然美景中创作的,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游玩的轻松愉悦心情,同时也反映出对生活的享受和对友谊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示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诗人与友人徐萼之间的深厚情谊。诗的开头“踟躅登高望”,让人感受到在高处遐想的悠闲与惬意,既有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也显露出一种不急躁的心态。接下来的描写中,绿松和红花相映成趣,呈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春日气息。

“古蹄浮云外,新莺细雨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古老的道路和新来的黄莺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在最后两句“随君同缓步,何必太匆匆”,诗人表达了与友人共享宁静时光的愿望,强调了生活的价值在于享受过程,而非急于追求结果。这种悠闲的态度与春日的气氛相得益彰,展现了诗人对友谊与时光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踟躅登高望:诗人缓缓而行,象征着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
  2. 春光处处同:春天的美景普遍存在,暗示着自然的和谐美好。
  3. 松连山径绿:山路被绿色的松树所覆盖,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4. 花出杏村红:杏花绽放,鲜艳的色彩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5. 古跸浮云外:古老的道路在云层之外,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时光的流逝。
  6. 新莺细雨中:新来的黄莺在细雨中歌唱,生动地描绘了春雨中的生机。
  7. 随君同缓步:与友人一起慢慢行走,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
  8. 何必太匆匆:不需要急于赶路,强调享受当下的心态。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古蹄与新莺)、比喻(春光的普遍性),以及意象的交错,展示了春天的美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友谊的珍视。诗人通过悠闲的步伐和自然景色,表达出享受生活、珍惜时光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春光: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希望。
  • 松树:代表坚韧和长青,象征着生命的恒久。
  • 杏花:春天的象征,寓意美好和繁荣。
  • 新莺:象征着新的生机和希望,传达自然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覆酒山”象征着什么? A. 欢乐的聚会
    B. 荒凉的地方
    C. 古老的遗迹

  2.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急躁
    B. 悠闲
    C. 忧伤

  3. 诗中“随君同缓步”表达了什么? A. 对友谊的珍视
    B. 对时间的浪费
    C. 对自然的无视

答案:1.A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表现了动荡时局下对春天的感慨,而卞瑛的《春日偕徐萼楼登覆酒山》则强调友谊与自然的和谐美。两者在主题和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芗林后人 赠李丹上 赠九华李丹士 赠东庵约老 岳麓书院 雨中 又寄 永春路 移官南浦作 一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歺字旁的字 树皮 面字旁的字 不容置辩 马斯喀特 放空气 包含倒的词语有哪些 富有四海 居大不易 矜功自伐 旧识新交 黑字旁的字 用字旁的字 艰苦创业 鹿字旁的字 纽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