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曼叔》

时间: 2025-07-25 13:56:33

诗句

陟径幽园独杖藜,幽襟默与好风期。

欲知何处思君切,正对红团野杏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5 13:56:33

原文展示

寄曼叔
作者: 韩维 〔宋代〕
陟径幽园独杖藜,
幽襟默与好风期。
欲知何处思君切,
正对红团野杏时。

白话文翻译

我独自走在幽静的园林小径上,手杖支撑着我,心中默默期待着与和煦的春风相逢。若想知道我在何处思念你最深,正是那正对着开满红花的野杏树时刻。

注释

字词注释

  • 陟径:攀登的小路。
  • 幽园:幽静的园林。
  • 杖藜:用来拄的手杖,藜是用植物制作的。
  • 幽襟:幽静的情怀。
  • :安静地,默默地。
  • :期待。
  • 思君:思念你。
  • :深切,强烈。
  • 红团:指红色的花团,形容花开繁盛。
  • 野杏:野生的杏树。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的典故,但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反映了宋代文人重情重义的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维,字仲明,号子期,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生平经历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思念,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寄曼叔》创作于作者心境宁静之时,作者在幽静的园林中独自漫步,思念着远方的朋友。此诗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在自然中获得的情感共鸣。

诗歌鉴赏

《寄曼叔》是一首典型的宋代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感受。开头两句描绘了诗人独自走在幽静园林中的情景,手杖的描写增添了孤独的气氛,而“幽襟默与好风期”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向往。接下来的两句,诗人用“欲知何处思君切”引出思念之情,进一步通过“正对红团野杏时”将这种情感与自然景观结合,体现了自然与情感的交融。

整首诗字句简练,意境深远。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对友人的思念,情感真挚而细腻。尤其是最后一句,通过具体的景物(野杏与红花)来表现思念的深切,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读来令人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陟径幽园独杖藜:描述诗人在幽静的园林中独自漫步,手杖支撑着他,暗示孤独与清静的心境。
  • 幽襟默与好风期:表达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共鸣,期待与春风的相遇,增添了诗的意境。
  • 欲知何处思君切:引出思念的主题,显示出对友人的强烈思念之情。
  • 正对红团野杏时:在特定的自然景象中,强调思念的深切,展现出自然与情感的交织。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陟径”与“幽园”、“思君”与“红团”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幽园”、“红团野杏”等意象,营造出清新自然的氛围。
  • 比喻:将思念与自然景象结合,达到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自然的描写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丰富的情感,体现了人际间深厚的情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幽园:象征着宁静与隐逸,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
  • 杖藜:象征着孤独与岁月的沉淀。
  • 红团: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代表着人际间的温暖情感。
  • 野杏:象征着自然的纯真与美好,强化了思念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韩维是哪一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正对红团野杏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恐惧
    B. 喜悦
    C. 思念
    D. 失落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幽襟”指的是诗人内心的_____

判断题
这首诗主要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对/错)

答案

  1. B
  2. C
    填空:宁静
    判断: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思念之情。
  • 李白《静夜思》:通过月光表现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寄曼叔》 vs 《月夜忆舍弟》:两首诗均表达了思念之情,但《寄曼叔》更多通过自然景象表现情感,而《月夜忆舍弟》则通过月亮引发对亲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汉诗鉴赏词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乡子 其一 南乡子 南乡子 南乡子二阕 其一 四川道中作 南乡子 南乡子 江南 南乡子 袅矶吊昭烈夫人 南乡子 南乡子 承旨董公,寿登七秩,康宁好德,诚 南乡子 夜寒无寐仍就韵凑来粗语,以供一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千载一逢 真龙活现 备品 难能可贵 攴字旁的字 靣字旁的字 歹字旁的字 泣下沾襟 亏心短行 掩日 单人旁的字 轻尘栖弱草 偶题 椰子 包含掷的词语有哪些 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