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3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34:43
旧相论全德,当朝独盛明。一身清比玉,万务倚如衡。正色排群枉,温辞接后生。暂持礼官笔,无以大休声。
这首诗表达了对司徒杜正献公的深切怀念和赞美。诗中提到,昔日与他讨论品德时,他的德行在当朝显得格外光辉。他身上的清白犹如美玉,所有事务都如同天平一般公正。他以正直的态度排斥那些不正之风,温和的言辞接待后辈。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他手握礼官之笔,却无力发出更大的声响。
韩维,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社会时事的关注而著称。其作品多涉及政治、社会和人情,表达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是在杜正献公逝世后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其的悼念与敬仰,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清白之官的向往以及对不正之风的抵制。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杜正献公的高尚品德与无私奉献。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和对仗,使得整首诗既有韵律感,又富有画面感。开篇提到的“旧相论全德”,不仅抒发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也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接下来的“清比玉,万务倚如衡”则以清丽的比喻来描绘杜公的品德,仿佛将人们的目光引向他那如玉般的清白形象。后半部分“正色排群枉,温辞接后生”则突出其对不正之风的抵制与对后辈的关怀,显示出其高尚的人格魅力。最后一句“暂持礼官笔,无以大休声”,更是流露出对杜公的惋惜,感叹这样一位清白正直的人在世上却未能发出更大的声响。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哲理,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歌主要表达了对杜正献公的悼念、对其品德的崇敬以及对清白正直官员的向往,反映了社会对理想官员的期待。
诗中用什么来比喻杜公的品德?
A. 金
B. 玉
C. 竹
D. 石
诗人对杜公的态度是:
A. 不屑
B. 赞美
C. 忽视
D. 争论
“正色排群枉”中的“群枉”指的是什么?
A. 朋友
B. 不正之风
C. 事务
D. 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