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3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30:17
早奏玉垣绩,才登金掌班。
众皆期两地,谁谓老三山。
江夏动劳上,东平礼义间。
壮猷惭弗克,孰与济时艰。
这首诗表达了对赵无垢的追思和惋惜。开头提到在早晨奏乐,琴声如玉,显示出一种庄重的氛围;接着说自己刚刚登上了高位,心中却满是责任和期望。大家都希望能够在不同的地方共谋伟业,谁会说老三山不值得一提呢?紧接着提到江夏的劳作和东平的礼仪,展现出社会对道义的要求。最后,诗人感到自己的壮志未能实现,心中惭愧,谁能帮助我们应对当下的困境呢?
李曾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隽永的诗风著称。生平经历较为坎坷,时常游历于名山大川,作品多反映其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的批判。
这首诗是在对赵无垢的追思中写成,赵无垢是一位在当时社会中有影响力的人物,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其的敬意和惋惜,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们的理想追求。
整首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开头的“早奏玉垣绩”一语,便营造出一种庄严的氛围,仿佛在为赵无垢的追悼仪式奏乐。诗中提到“众皆期两地”,表达了人们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期待与失落,同时也隐含了对赵无垢在生前所承载的希望的追忆。最后两句“壮猷惭弗克,孰与济时艰”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理想未能实现的惋惜,也呼应了当时社会的艰难处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思考。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形成了对赵无垢深切的怀念,同时也引发了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整首诗体现了对赵无垢的深切怀念,展现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们内心的挣扎。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诗人的情感,还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早奏玉垣绩”中“玉垣”最可能指代:
A. 一座城堡
B. 天宫的围墙
C. 一种乐器
D. 一种美酒
整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喜悦
B. 惋惜
C. 愤怒
D. 懒散
“壮猷惭弗克”中的“壮猷”指的是:
A. 年轻的勇气
B. 壮志和理想
C. 体力和精力
D. 个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