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3:3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3:38:11
仆仆征鞍日向西,相将山色界湘漓。
风多火种春犹烧,客每露行朝未炊。
燕傍人家犹细认,马行官道似曾知。
眼前风物纪无尽,剩费吟鞭几首诗。
我骑马向西而行,同行的人也在欣赏山水相接的美景。
春风和煦,火堆的烟雾在阳光下飘散,旅客每次露宿行程,早晨却总是无法煮饭。
我在燕子停靠的人家旁边细细辨认,马儿在官道上走得似乎很熟悉。
眼前的风物如同无尽的画卷,我却只能用吟唱的马鞭写下几首诗。
李曾伯,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以其诗作展现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写于旅途中,表现了诗人在大塘市的住宿经历,反映了他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旅途中的孤独与思考。
《晚宿大塘市》展现了诗人李曾伯在旅途中的感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富有画面感的氛围。诗的开头就交代了行程和景色,仿佛将读者带入了那个时刻。山水相连的景象不仅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提到的“风多火种春犹烧”,揭示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借此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然而,接下来的几句则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旅客的孤独感在“客每露行朝未炊”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反映了诗人虽身处美景之中,却因流浪而感到的无奈。最后,诗人用“眼前风物纪无尽,剩费吟鞭几首诗”来总结,表达了对自然的无限感慨和对生活的深思。整首诗在优美的景色与内心的孤寂之间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孤独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生活的哲理。
李曾伯是哪一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山色界湘漓”中“湘漓”指的是哪两条河流?
A. 长江与黄河
B. 湘江与漓江
C. 赣江与珠江
D. 淮河与运河
诗中提到的“客每露行朝未炊”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流浪生活的无奈
C. 对家的思念
D. 对朋友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