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4:37
挽虞沧江提刑三首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准旟三易守,
骃辔两观风。
欲扫龙庭穴,
犹参虎幄弓。
草余周圄绿,
粟积汉屯红。
野渡方横棹,
俄成夜壑空。
整首诗可以译为:
更换了三次甲冑,准备守卫;
乘着骏马,双眼远望风光。
想要清扫龙庭的隐秘,却仍需分心于虎帐的弓箭。
草地上周围绿意盎然,
稻谷在汉代的屯兵处堆积成红色。
野渡口刚刚横渡小舟,
转眼间已成了夜晚的深渊。
作者介绍:李曾伯,生于宋朝,字泰和,号子山,著有《李子山诗集》。他的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以诗歌反映了其个人的遭遇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李曾伯对朋友虞沧江的悼念之际,虞沧江因其才华和正直受到人们的尊重。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当时社会局势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与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开头几句以军事意象引入,展现出一种紧张的守卫精神,仿佛在暗示着世事变迁的不安。诗人想要扫除隐秘的龙庭,却又不得不顾及虎帐的危险,体现了在权力与责任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接下来的自然描写则与前面的军事意象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与丰收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视。然而,最后一句以“夜壑空”收尾,令人感到深深的无奈与惆怅,似乎在暗示着对前途的迷茫与对友人的追忆。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交错,既有对朋友的怀念,也有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困境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曾伯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欲扫龙庭穴”所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理想的追忆
C. 对现实的无奈
D. 对友人的怀念
诗中提到的“虎幄”主要象征什么?
A. 自然风光
B. 战争与斗争
C. 财富与荣华
D. 亲情与友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