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2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28:43
挽沙溪项公苔湖居士
作者: 戴复古 〔宋代〕
读书不成事,何恨老山林。
处世有容德,与人无诤心。
友于兄弟乐,惠彼里闾深。
细把丰碑读,怀贤泪满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学业未成的惋惜,以及对人生哲理的体悟。诗人感叹自己虽然读书未能成就事业,但又何必怨恨身处的山林环境呢?在世间处事应当宽容待人,心中不应有争执。与兄弟朋友的欢乐是生活的乐趣,帮助邻里则是德行的体现。细细品味那些丰功伟业,感怀之情使得泪水浸湿了衣襟。
戴复古,字文德,号惭愧,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福建,晚年隐居于山林,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生活,富有哲理思考。
此诗创作于戴复古隐居期间,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未能成就事业的惋惜,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际关系的理解与珍重。
《挽沙溪项公苔湖居士》是一首充满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生价值和人际关系的深刻体悟。诗的开头“读书不成事,何恨老山林”直接点出诗人对读书未能成就的惋惜,但随即转为对隐居山林生活的思考,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心态。这种转变不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强调了处世的态度,提倡宽容与和谐,认为与人为善、乐于助人是人生的乐趣所在。这种观念在文学中常常被提及,体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最后一句“细把丰碑读,怀贤泪满襟”则是对历史人物和伟大成就的追忆,表达了一种敬仰与感动,情感真挚而深沉。
整首诗在形式上也表现出对仗工整,意象鲜明,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也有对美好人际关系的珍视,最终升华到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认真思考。
整首诗以读书未成事为起点,深入探讨了人生的价值观和处世哲学,最终以对贤人的怀念作为情感的高潮,展现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思考。
诗人对读书未成有什么感慨?
诗中提到的“惠彼里闾”指的是?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情感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