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7:34
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
开元有东塔,摩诘留手痕。
吾观画品中,莫如二子尊。
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
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
亭亭双林间,彩晕扶桑暾。
中有至人谈寂灭,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扪。
蛮君鬼伯千万万,相排竞进头如鼋。
摩诘本诗老,佩芷袭芳荪。
今观此壁画,亦若其诗清且敦。
祇园弟子尽鹤骨,心如死灰不复温。
门前两丛竹,雪节贯霜根。
交柯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寻其源。
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
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
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
哪里能去寻找吴道子的画作呢?只要去普门寺和开元寺就可以。开元寺有座东塔,摩诘(王维)留下的手笔痕迹仍在。我在欣赏画作时,觉得没有比这二位画家更尊贵的了。吴道子的作品实在是豪放,气势如同翻腾的海浪。在他作画的时候,风雨如晦,笔触未及之处,气韵已然吞噬一切。
在高高的双林之间,彩色的光晕照耀着日出之际。画中有位明智的高人谈论着寂灭的道理,悟者为之流泪,而迷者则自我反省。蛮族的君主与鬼神成千上万,争先恐后,头部如同鼋(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生物)。
摩诘本是老诗人,佩戴着香草和芳草。如今我观摩这幅壁画,正如欣赏他的诗,清新而敦厚。祇园的弟子们如同白鹤,心如死灰,再也无法复温。
门前那两丛竹子,雪白的节贯穿霜根。交错的枝叶中,动荡不安的无数片叶子,皆可寻其源头。
吴生的技艺虽然绝妙,但仍旧可以用画工来论。摩诘所得,乃是象外之境,如同仙鹤在笼中翅膀翩翩。我欣赏这二位的作品,皆为神俊之作,而王维的作品则更显收敛而无间言。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文皆有极高造诣,特别以词的成就最为显著,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凤翔八观,并叙 其三 王维吴道子画》是苏轼在游览名寺名画时的感悟与抒发,表达了对二位画家的崇敬与对艺术的思考。背景中,吴道子与王维的画作在当时受到高度评价,苏轼在此诗中借画抒情,借景抒怀,展现了其高雅的艺术修养和深刻的思考。
本诗以对吴道子与王维的画作进行比较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这二位画家的敬仰之情。通过描写吴道子的雄放与王维的清新,苏轼揭示了不同艺术风格的魅力。在诗中,苏轼运用丰富的意象,描绘了画作所展现的气韵与情感,如“浩如海波翻”生动地传达了吴道子的作品气势磅礴,而“心如死灰不复温”则表达了对他人艺术追求的失落与惋惜。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音韵和谐,情感真挚,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鉴赏能力。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对艺术真谛的思索,强调了艺术创作中“象外”的境界,即超越表象、达到深邃的内涵。
全诗围绕对吴道子与王维画作的赞美与思考,揭示了艺术创作的深层内涵及其对人心的影响,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人生态度的反思。
下列哪个地点被提到可以欣赏吴道子的画作?
A. 山顶
B. 普门寺
C. 农田
D. 船上
诗中提到的“摩诘”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王维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心如死灰不复温”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失落
C. 激昂
D. 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