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书焦山纶长老壁》

时间: 2025-05-06 00:32:36

诗句

法师住焦山,而实未尝住。

我来辄问法,法师了无语。

法师非无语,不知所答故。

君看头与足,本自安冠屦。

譬如长鬣人,不以长为苦。

一旦或人问,每睡安所措。

归来被上下,一夜着无处。

展转遂达晨,意欲尽镊去。

此言虽鄙浅,故自有深趣。

持此问法师,法师一笑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32:36

原文展示:

书焦山纶长老壁
法师住焦山,而实未尝住。
我来辄问法,法师了无语。
法师非无语,不知所答故。
君看头与足,本自安冠屦。
譬如长鬣人,不以长为苦。
一旦或人问,每睡安所措。
归来被上下,一夜着无处。
展转遂达晨,意欲尽镊去。
此言虽鄙浅,故自有深趣。
持此问法师,法师一笑许。

白话文翻译:

法师住在焦山,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居住。我来问他法理,他却无言以对。法师并不是没有话说,而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你看人的头和脚,原本就该自然地穿戴。就像长鬣的马,并不因为长鬣而感到痛苦。有一天,如果有人问起,每次都不知道该如何安放自己。回家的时候,上下被子,一夜之间不知道放在哪里。辗转反侧直到天亮,想要将一切理清楚。虽然我的话显得很浅薄,但其中却自有深意。我把这些问题问法师,法师只是微笑着答应了。

注释:

  • 法师:指僧人或和尚。
  • 焦山:地名,指著名的道教圣地。
  • 了无语:没有话可说。
  • 安冠屦:自然地穿戴帽子和鞋子。
  • 长鬣:指马的鬃毛长,通常形容马的美丽。
  • 展转遂达晨:辗转反侧直到天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散文和词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个性豪放,风格多样。

创作背景:

《书焦山纶长老壁》写于苏轼晚年,他因政治原因屡遭贬谪,生活艰辛,但依旧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对道理的探求。此诗写于焦山,表达了他对法师高深哲理的思考与探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问答的形式展开,展现了苏轼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从表面上看,诗中讲述的是一位法师的沉默与苏轼的疑惑,但实际上却蕴含着更深的哲学意蕴。诗人通过与法师的对话,反映出对生命本质、存在意义的探讨。

开头两句直接引入主题,法师虽然居于焦山,却不被物质的居所所限,体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接下来的描述则通过比喻,说明人们在生活中应当顺其自然,尽量不被繁杂的事物所困扰。长鬣的马并不因鬃毛的长短而感到困扰,暗示我们在生活中也应保持心态的平和。

诗的最后,苏轼提到自己内心的困惑与思考,虽然他认为自己的见解浅薄,但这些问题却是生命的深层次思考。这种自谦的态度和对知识的渴望,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法师住焦山,而实未尝住:引入法师的身份与地点,暗示法师的精神追求超越世俗。
  2. 我来辄问法,法师了无语:表达诗人求知的渴望与法师的沉默,设置了对话中的张力。
  3. 法师非无语,不知所答故:法师有话可说,但不知道如何表述,反映出道理的复杂性。
  4. 君看头与足,本自安冠屦:比喻自然与和谐,让人意识到生活的本真。
  5. 譬如长鬣人,不以长为苦:通过长鬣的比喻,强调心态的重要性。
  6. 一旦或人问,每睡安所措:表达生活中的困惑和无所适从。
  7. 归来被上下,一夜着无处:形象地描述内心的迷茫与不安。
  8. 展转遂达晨,意欲尽镊去:辗转反侧中渴望找到答案。
  9. 此言虽鄙浅,故自有深趣:自谦的言辞中透出深刻的哲学思考。
  10. 持此问法师,法师一笑许:结束时法师的微笑回应,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长鬣的马来比喻人生处境。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话与比喻的形式,探讨了生命的本质与存在的意义。表达了即使在面对困惑和无奈时,依然要保持心态的平和与对真理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法师:象征智慧与内心的宁静。
  • 焦山:代表修行的场所,心灵的归属。
  • 长鬣:象征自然与生命的自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的法师住在哪里?

    • A. 焦山
    • B. 黄山
    • C. 泰山
  2. 法师对苏轼的提问最初是怎么反应的?

    • A. 有所回答
    • B. 沉默
    • C. 生气
  3. 诗中提到的“长鬣”指的是?

    • A. 人的头发
    • B. 马的鬃毛
    • C. 树的枝叶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苏轼的《书焦山纶长老壁》更加注重对哲理的探讨,展现了更深的思考与自我反省。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送深上人归江南 下第后病中 送独孤秀才下第归太白山 题独孤少府园林 题商山庙 成都送别费冠卿 送崔员外使回入京金钩驿逢因赠 夜到泗州酬崔使君 陕州逢窦巩同宿,寄江陵韦协律 望毛女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神往心醉 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水备 掩泉 迎春花 镶嵌画 麦字旁的字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包含蔬的词语有哪些 月字旁的字 撒泼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騣女痴儿 一时权宜 三风十愆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博而寡要 首字旁的字 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