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白龙洞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5-07 07:07:17

诗句

俞君昔行倦,曾此见留题。

丘壑胸中具,烟云笔下跻。

如闻在干越,复道走江西。

使我登临处,依依独杖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7:17

原文展示:

题白龙洞三首 其三 赵蕃 〔宋代〕 俞君昔行倦,曾此见留题。 丘壑胸中具,烟云笔下跻。 如闻在干越,复道走江西。 使我登临处,依依独杖藜。

白话文翻译:

俞君曾经旅途疲惫,在这里留下了题诗。 他胸中装满了山川的景象,笔下描绘着烟云的变幻。 听说他在干越之地,又转道去了江西。 每当我登高远望,总是依依不舍地拄着拐杖。

注释:

字词注释:

  • 俞君:指俞紫芝,宋代诗人。
  • 行倦:旅途疲惫。
  • 留题:留下题诗。
  • 丘壑:山川的景象。
  • 烟云:比喻诗中的意境。
  • 干越:古代地名,今江西一带。
  • 江西:江西省。
  • 登临:登高远望。
  • 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 杖藜:拄着拐杖。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述俞君的旅行经历和诗人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这首诗是他在白龙洞游览时,看到俞君的题诗后有所感慨而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游览白龙洞时,看到俞君的题诗后,联想到俞君的旅行经历,以及自己登高远望时的感慨而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俞君旅行经历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诗中“丘壑胸中具,烟云笔下跻”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俞君诗才的卓越,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后两句“如闻在干越,复道走江西。使我登临处,依依独杖藜”,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登高远望时的孤独和依恋。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俞君昔行倦,曾此见留题。”:俞君曾经旅途疲惫,在这里留下了题诗。
  2. “丘壑胸中具,烟云笔下跻。”:他胸中装满了山川的景象,笔下描绘着烟云的变幻。
  3. “如闻在干越,复道走江西。”:听说他在干越之地,又转道去了江西。
  4. “使我登临处,依依独杖藜。”:每当我登高远望,总是依依不舍地拄着拐杖。

修辞手法:

  • 比喻:“烟云笔下跻”比喻诗中的意境。
  • 对仗:“丘壑胸中具,烟云笔下跻”对仗工整。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通过描述俞君的旅行经历和自己的感慨,诗人传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丘壑:山川的景象。
  • 烟云:比喻诗中的意境。
  • 干越:古代地名,今江西一带。
  • 杖藜:拄着拐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俞君在诗中留下了什么? A. 画作 B. 题诗 C. 书信 D. 笔记 答案:B

  2. 诗中的“烟云”比喻什么? A. 自然景色 B. 诗中的意境 C. 友人的心情 D. 旅途的艰辛 答案:B

  3. 诗人登高远望时的心情是什么? A. 孤独 B. 兴奋 C. 悲伤 D. 依恋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赵蕃的其他诗作,如《题白龙洞三首》其他两首。
  • 俞紫芝的其他诗作,了解其诗风和旅行经历。

诗词对比:

  • 赵蕃的《题白龙洞三首》与其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作对比。
  • 俞紫芝的诗作与赵蕃的诗作对比,了解两位诗人的不同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收录了赵蕃和俞紫芝的诗作。
  • 《宋代诗人传》:详细介绍了赵蕃和俞紫芝的生平和创作。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胡长文给事挽诗 红菊 和杨廷秀游蒲涧之什 和李子真八月十四日夜赏月之什 和胡端约岩桂六首 和胡端约岩桂六首 和胡端约岩桂六首 和胡端约岩桂六首 和胡端约岩桂六首 和胡端约岩桂六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意教 一篑之衅 观貌察色 采凤随鸦 话不相投 曰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咽切 鬲字旁的字 计然之术 口字旁的字 包含踒的词语有哪些 口画 凤足 卤字旁的字 只手空拳 包含俩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