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挽谢景英丈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2 02:31:29

诗句

不见遂历载,寄书宁写心。

凄凉叹垂白,索寞远知音。

只道成乖隔,那知遂古今。

赤城何许日,云物渺难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31:29

原文展示:

挽谢景英丈二首 其二 赵蕃 〔宋代〕

不见遂历载,寄书宁写心。 凄凉叹垂白,索寞远知音。 只道成乖隔,那知遂古今。 赤城何许日,云物渺难寻。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多年未见,寄出的信怎能表达我的心意?感叹年老,孤独地远离知己。原以为只是暂时的分离,哪知道竟成了永恒的隔绝。赤城的日子何时能再来,云雾般的往事已难以追寻。

注释: 字词注释:

  • 不见:指长时间未见面。
  • 历载:多年。
  • 宁:岂,怎能。
  • 垂白:指年老。
  • 索寞:孤独寂寞。
  • 乖隔:分离。
  • 古今:指永恒。
  • 赤城:地名,这里可能指美好的时光或地方。
  • 云物:指往事或记忆。

典故解析:

  • 赤城:可能指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美好而遥不可及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可能是作者在感叹与友人谢景英的长久分离和无法再见的遗憾。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具体时间不详。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久未见面的友人的思念和无法再见的悲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久未见面的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再见的悲哀。诗中“不见遂历载”和“只道成乖隔,那知遂古今”两句,深刻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以及由此带来的深深的无奈和悲伤。“赤城何许日,云物渺难寻”则进一步以象征手法,表达了美好时光的不可追寻和往事的模糊不清,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和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见遂历载:长时间未见面,已经过去了许多年。
  2. 寄书宁写心:寄出的信怎能完全表达我的心意。
  3. 凄凉叹垂白:感叹年老,感到凄凉。
  4. 索寞远知音:孤独地远离知己。
  5. 只道成乖隔:原以为只是暂时的分离。
  6. 那知遂古今:哪知道竟成了永恒的隔绝。
  7. 赤城何许日:赤城的日子何时能再来。
  8. 云物渺难寻:云雾般的往事已难以追寻。

修辞手法:

  • 比喻:“赤城”比喻美好而遥不可及的地方。
  • 象征:“云物”象征往事或记忆。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久未见面的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再见的悲哀,以及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赤城:象征美好而遥不可及的地方。
  • 云物:象征往事或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赤城”象征什么? A. 美好的时光 B. 仙境 C. 遥远的地方 D. 往事 答案:A

  2. 诗中“云物”象征什么? A. 美好的时光 B. 仙境 C. 遥远的地方 D. 往事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担忧。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与赵蕃《挽谢景英丈二首 其二》都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但杜甫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战乱时代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赵蕃的诗歌创作。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月 忆元九 送客南迁 和微之任校书郎日过三乡 商山路有感 凭李睦州访徐凝山人(凝即睦州之民也) 湖上闲望 雨中题衰柳 病中诗十五首。病中五绝句 对酒闲吟,赠同老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龠字旁的字 包含蹈的成语 贫味 宁教我负人,莫教人负我 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重瀛 洁修 耸肩缩背 火船 品德文章 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彑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遥遥相望 包含傥的词语有哪些 戈字旁的字 寡草 时不久留 龍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