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2:27
送周直孺秘校和州都曹
箭头破贼弃不为,
笔端射策取桂枝。
殿前脱袍改旧色,
庭下折腰甘去时。
历阳郡小太守好,
督邮宫闲众吏嬉。
江边竹园啼竹鸡,
竹里种花春过迟。
东望望夫云脚垂,
烟雨隔岸风樯欹。
湿鴈不起沙上嘶,
君思历乱如盎丝。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周直孺的送别与祝福。诗中提到箭头所向,虽能击败贼寇,却不愿以此为生;笔端所写的策论,可以取到桂枝的荣华。诗人以此表明自己不愿为权势所累,甘愿守住本心。殿前脱去旧袍,象征着身份的转变;庭下的屈身折腰,则显示出谦卑的态度。
历阳郡的小太守为人和善,督邮的事务也显得悠闲。诗人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官场景象,众官吏在宫中嬉闹,令人感到轻松自在。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江边竹园的景象,啼叫的竹鸡与迟开的花朵,勾勒出春天的意境。
东望的云脚似乎垂下,烟雨朦胧中,船帆倾斜,给人一种惆怅的感觉。湿鴈在沙滩上发出嘶鸣,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思绪纷乱,如同被风吹拂的丝线,难以理清。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德明,号丘墟,宋代诗人、词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水田园,兼具抒情与写景的特点。
这首诗写于梅尧臣与周直孺分别之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感悟。诗中反映了当时官场的风气以及个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友情和官场的思考。开头两句对比了武力和文采,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宁愿放弃荣华富贵,也不愿屈从于权势的压迫。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历阳郡的官场生活,展现出一幅悠闲自得的画面,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真实感受。
后半部分则转向自然景色的描绘,江边的竹园和啼叫的竹鸡,形成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与前面的官场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也引发了诗人内心的思索与感慨。最后几句通过“湿鴈”和“君思”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人生的无奈,情感深沉而细腻。
整首诗通过对朋友的送别与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内心的矛盾,传递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情怀。
诗中提到的“箭头”象征什么?
A. 武力
B. 文采
C. 财富
D. 友情
“湿鴈不起沙上嘶”中,湿鴈的嘶鸣象征着什么?
A. 自然的美好
B. 内心的忧愁
C. 权力的争斗
D. 春天的到来
诗中提到的“历阳郡”的小太守有什么特点?
A. 和善
B. 刚愎自用
C. 忙碌
D. 贫穷
梅尧臣的《送周直孺秘校和州都曹》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均为送别诗,前者侧重于官场生活与内心矛盾,后者则更注重自然与友情的描写。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风格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