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5: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5:01
乱后宿南陵废寺寄沈明府
只共寒灯坐到明,
塞鸿冲雪一声声。
乱时为客无人识,
废寺吟诗有鬼惊。
且把酒杯添志气,
已将身事托公卿。
男儿仗剑酬恩在,
未肯徒然过一生。
在废弃的南陵寺中,只有我与寒灯相伴坐到天明,
外面传来塞外大雁在雪中鸣叫的声音。
在动乱时期,我作为客人却无人识得,
这废寺中吟诗,竟也惊动了鬼神。
不如再添酒杯以增志气,
我已经将身世寄托于公卿之下。
男子汉要仗剑报恩,
怎能白白度过这一生。
杜荀鹤,字子美,唐代诗人,以豪放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人生感悟,抒发胸中豪情。生活在动乱时期,他的作品往往反映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
此诗作于战乱时期,杜荀鹤寄情于南陵废寺,表达了他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展现了他对英雄豪杰的向往,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无奈。
杜荀鹤的《乱后宿南陵废寺寄沈明府》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首句“只共寒灯坐到明”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孤独而静谧的场景,寒灯的陪伴不仅暗示了环境的冷清,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而“塞鸿冲雪一声声”,则通过大雁的鸣叫传达出一种身处异乡的凄凉感,仿佛在诉说着他对故土的思念和对现状的无能为力。
中间两句“乱时为客无人识,废寺吟诗有鬼惊”,更是直击心灵,表达了在动乱时期,身为客人的他被世人所忽视的孤独感,以及在废弃寺庙中吟诗时,连鬼神都为之惊动的深沉感慨。后半部分的“且把酒杯添志气”,则转向了自我激励,表明尽管身处困境,仍要振作精神,借酒浇愁,提升士气。最后“男儿仗剑酬恩在,未肯徒然过一生”,彰显了他对男性气概的认同,强调要为理想而奋斗,绝不愿意虚度此生,展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斗志。
整首诗以深邃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和豪放的气概,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流露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足以引发读者的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动乱时代的孤独感与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强调了要勇敢追求理想,不愿意虚度光阴,展现了一种豪迈的英雄情怀与责任感。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白居易
B. 杜荀鹤
C. 李白
D. 王维
诗中提到的“寒灯”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孤独
C. 喜悦
D. 繁华
“男儿仗剑酬恩在”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爱情的追求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时局的无奈
D. 对家庭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