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3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34:10
赐书能记,论才华岂丑中郎之女。不放龙门,成谤史留得班昭何取。一种伤心,几番隐恨,诗在谁怜汝。桃花庙侧,试拉息妫同语。可惜今古佳人,泰山一死,天不寻常许。我过明妃,青冢畔著帽黄沙如雨。霜压盘雕,风吹病马,出塞悲行旅。亏他银甲,边声细细弹与。
这首诗表达了对才女和历史悲剧的感慨。诗人提到,虽然能够记住封书,但才华却不一定会被世人认可,像丑陋的中郎之女一样。虽然不在龙门之上,但班昭所留下的历史谤议又能如何呢?一种伤心,几次隐恨,诗中又有谁来怜惜你呢?在桃花庙旁,试着拉着妫河的水谈天。可惜古今佳人,像泰山一样一旦陨落,天理也不再寻常。我路过明妃墓,看到青冢旁的黄沙如雨般飘落。霜压在雕刻的盘子上,风吹动着病马,出征的旅人满怀悲伤。真是亏了那身银甲,边声细细地弹奏着。
蒋士铨,清代著名诗人,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其作品多表现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感悟,风格典雅,笔调婉约。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对才华与命运的思考。
本首《念奴娇》通过对历史佳人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才华与命运不公的感慨。诗中以“赐书能记”开篇,引出对才华的讨论,随后通过“龙门”、“班昭”等典故,表现出才华虽有,但世俗的眼光往往忽略了一些真正的优秀。隐喻的运用,使得诗歌层次更加丰富。
“桃花庙侧”句,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却又流露出伤感,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接着提及“泰山一死,天不寻常许”,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和命运无常的叹息。最后以“入塞悲行旅”收尾,回归到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无奈和惋惜。整体上,诗歌通过对历史的追忆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形成了一种悲怆而深刻的情感基调。
整首诗围绕才华与命运的无常展开,抒发了作者对历史佳人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对美与悲的深刻理解。
诗中提到的“班昭”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女诗人?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龙门”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成就
C. 美丽
D. 权力
诗中提到的“桃花庙”是代表什么情感?
A. 悲伤
B. 美丽与爱情
C. 友情
D. 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