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3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32:13
喜迁莺 秋日迁居,适寿坚前辈以此调见怀,依韵奉答
栖鸦啼暮。正江弄去波,暗飘鸣橹。碾雨车声,涵空灯彩,搀入琐窗愁旅。
廿年水涯衰鬓,犹傍西风帘户。锦笺到,问凄迷,倦翮秋来安否。
如许。谁与听,门外玉笙,浑是闲歌舞。
珂雪词工,太鸿才老,并作尊前金谱。
路长待酬孤往,争奈一邱难赋。
寸心在,倚飞楼吟望,宜寒宜暑。
傍晚时分,栖息的乌鸦啼叫,正当江水轻轻荡漾,船桨在水中轻声鸣响。细雨中的车声,灯光映照着空中,渗入窗子的缝隙,增添了旅途的愁苦。
二十年的时间过去了,白发渐生,我依然倚靠在西风吹拂的窗前。收到你的锦笺,询问我在秋天的困惑和安否。
这样的人情,谁来倾听呢?门外的玉笙声中,尽是闲适的歌舞。
那些词赋工整如珂雪,而年老的太鸿也在尊前吟唱金谱。
长路漫漫,期待着孤独的回报,却发现这片土地难以赋诗。
我的心思仍在,倚靠在高楼上吟唱,春夏秋冬皆是如此。
作者介绍: 傅子馀,近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为抒情诗,以其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秋日迁居之际,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对未来的迷惘,适逢寿坚前辈的调寄,更添了对师长的怀念。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古典的词牌名“喜迁莺”,整体音韵优美,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写,勾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往岁月的追忆。“栖鸦啼暮”开篇即以鸟啼和黄昏的意象引入,营造出寂寥的氛围,接着通过“江弄去波,暗飘鸣橹”的描写,进一步渲染出一种流逝感。诗中提到的“廿年水涯衰鬓”,表现了岁月对人生的无情,白发的生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沉重。
情感的转折在于对“锦笺”的提及,诗人通过收到的信件,表达了对过去的思念和对现状的无奈。“倦翮秋来安否”,不仅是对自己处境的询问,更是对他人心情的关怀。整首诗在语言上采取了细腻的描绘,意象丰富,令人感受到一种浓厚的生活气息与内心的挣扎。
最后,诗人的孤独感与对未来的期待交织在一起,体现了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即使长路漫漫,也不乏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表现出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情感联结。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思考,揭示了人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对孤独的反思,同时也表现出诗人与他人之间情感的联结。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谊
B. 孤独与岁月
C. 自然风光
“倦翮秋来安否”中的“倦翮”指的是什么?
A. 鸟的翅膀
B. 疲惫的心情
C. 秋天的到来
诗中提到的“锦笺”象征什么?
A. 书信与沟通
B. 华丽的装饰
C. 诗人的名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比较,两首作品均表现了对时光流逝和孤独感的感慨,但傅子余的作品更侧重于对生活琐事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对爱情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