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4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9:42
永遇乐(霜词)
作者: 赵长卿 〔宋代〕
宵露珠零,溅冰花薄,凝瑞偏早。
月练轻翻,风刀碎剪,青女呈纤巧。
微丹枫缬,低摧蕉尾,不觉半池莲倒。
最好是千林橘柚,轻黄一村封了。
佳人指冷,暗惊罗幕,一夜斜飞多少。
怕倚银屏,愁看玉砌,金菊鲜鲜晓,
伤嗟传粉,佳期还未,何处冷沾衣透。
争知人临鸾试罢,与梅共瘦。
夜间露珠滴落,溅起薄冰花,凝聚的瑞气来得特别早。
月光轻轻翻动,风如刀片般剪碎,青女呈现出纤巧的姿态。
微红的枫叶,低垂着蕉的尾巴,不知不觉半池的莲花都倾倒了。
最美的是千林的橘柚,轻黄的一村被封住了。
佳人的手指冰冷,暗中惊动了罗幕,一夜间斜飞了多少花瓣。
怕倚着银色屏风,愁眉苦脸地看着玉砌,金菊在清晨是多么鲜艳。
伤感地传递着花粉,佳期尚未到来,哪里能冷冷地沾湿衣裳。
谁能知道那人试过凤求凰后,和梅花一起憔悴?
作者介绍:
赵长卿,宋代著名词人,其词风清新秀丽,情感细腻,常表现对自然景象的独特观察与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秋冬之交,时节的寒冷与美丽的景象交织在一起,反映了词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对爱情的思索。
《永遇乐(霜词)》是一首描绘秋冬季节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人情的冷暖。开篇以“宵露珠零,溅冰花薄”引入,水珠与冰花的结合,给人一种清新而又寒冷的感觉,瞬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冷的秋冬之夜。接下来的“月练轻翻,风刀碎剪”,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月光和风的轻盈和锐利,营造出了一种微妙而又诗意的氛围。
词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不仅仅是对外界的观察,更是内心情感的映射。随着“佳人指冷,暗惊罗幕”的出现,情感开始初露端倪,佳人的冷指引发了词人的思念与惆怅。接下来的“怕倚银屏,愁看玉砌”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展现了他对佳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表现了秋冬交替时节的特有美感,同时映射出词人对爱情、人生的思考。词末的“争知人临鸾试罢,与梅共瘦”则以梅花作为意象,传达出一种坚韧的生命力和对爱情的坚守,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反映了词人对爱情的思索与期盼,表达了在寒冷的季节中对温暖爱情的渴望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永遇乐(霜词)》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赵长卿
C. 杜甫
D. 苏轼
诗中提到的“青女”象征什么?
A. 冷漠
B. 美丽
C. 愁苦
D. 忧伤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冬
D. 四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